1.36 含春而鳴(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215 字 3個月前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彆駕?”見麋竺立於府門,昂首望天,久久無言。便有衛士,出聲相喚。

“哦。”麋竺這才回神:“無礙。”

“喏。”衛士亦不敢多言。

廣陵近江。冬季北風呼嘯,徹骨極寒。如今,春江水暖,吹麵不寒。

“橘花覆北沼,桂樹交西榮(正屋西邊廊簷)。樹棲兩鴛鴦,含春向我鳴。”

麋竺一時,神清氣爽,步履生風。

窮善其身,達濟天下。便是此時麋子仲,心中所思。事關徐州二百八十萬民眾福祉,麋子仲焉能不喜。心結儘釋,自當身輕如燕,舉步生風。

亂世無庸主。宿敵環伺,弱肉強食。不敢有一日之疏。便是叔侄三人,真實寫照。

關東世家盤根錯節,皆欲再分一杯羹。江東宗賊,欲名正言順,為世所認。合肥侯渡江,可謂神來一筆。

從財富積累而言。關東世家,乃是舊(老)錢。江東宗賊,便是新錢。古往今來,大河皆是諸夏文明搖籃。兩漢乃大河文明頂峰。春秋時,諸侯皆視楚國為蠻夷。故有“尊王攘夷”之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後楚漢相爭,漢家得天下四百年。楚風不過江東。楚辭漸沒於漢賦。

然畢竟坐擁長江之便。尤其蜀身毒道,海上絲路。嶺南財富,迅速積累。亦助經學興盛。原本,大漢朝野,無論國策,亦或是輿論,皆為關東士大夫壟斷。汝南袁氏四世三公。汝南許氏兄弟月旦評。彼此之間,相輔相成。

江東豪強,之所以被稱“宗賊”。隻因關東士族? 手握話語權。江東豪強,乃至失語天下,無可自辯。可想而知? 一江之隔? 積怨已久。

恰逢關東大亂? 世家削弱,今非昔比。於是江東豪強,終於覓得良機。

隻需道義傍身? 一切水到渠成? 合情合理。

於是乎,擁立合肥侯,奪取大義。遂成江東共識。

一言蔽之? 無非是新老銅錢之爭。

無論新錢、老錢。皆對薊鈔? 如臨大敵。正因世家與爵民? 價值體係迥異。

王允? 王佐之才? 一日千裡。割肉飼虎? 將河北悉數劃歸薊王。除去狐虎之威,為今漢續命。亦想薊王,向世人證明。薊國之一切先進便利,是否能放之四海而皆準。

眾所周知。千裡薊國,多一片白澤。劉備發家之督亢? 先前彆無寸土。稍後如東西掘鯉澱、雍奴藪、文安澤、大小遼澤? 不毛之地? 皆循此例。正因彆無掣肘? 故薊王可大刀闊斧,“便宜行事”。

然河北四州,坐擁大河之便? 漢家文明不弱關東。且看薊王如何麵麵俱到。寒門、豪門,一視同仁。

天下有識之士,皆拭目以待。

封建時代,突出矛盾,無非人口、耕地。

如何破解,亦簡單至極。畜力機關器解放人口,工商業削弱土地得利。

“三犁共一牛,一人將之,下種挽耬,皆取備焉,日種一頃。”

試想,齊民之家,一頃良田,一日耕畢。日常田間管理,老農足以。青壯健婦,皆客庸國中,日賺二百大錢。機關器不吃不喝,無非更換機構而已。何必修築塢堡,豢養農奴其內。

又說,種田十倍利,經商利百倍。內外循環商道,水路相接,環遊四海。海市往來,江表十港,海外荒洲,徼外番邦。獲利之大,不可計數。甚至無需舟車勞苦,隻需前往交易所,購買寄田券、寄艙券,再輔以保券,便可如約獲利。毋憂血本無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