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 慘勝如敗(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506 字 3個月前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禮畢,賓主落座。

薊王先問:“天子安否。”

“陛下無恙。”董重笑答。

“孤聞甄都上公之爭,乃至政令不出三台。太師年初遣使,言及遷回舊都。不知,陛下何意?”

不料薊王竟開誠布公。董重略作思量,不由暖意心生。正因多年好友,故薊王並不見外。

心念至此,董重遂不做隱瞞:“王上既問,下臣自當告知實情。太師雖有遷回舊都之意,然曹氏父子不欲。更加...陛下憂王太師總朝政,再起廢立之心。故亦猶豫,未有所決。”

“驃騎以為,遷都與否。”薊王問其心意。

“下臣,竊以為。遷都於天下不利。”董重肅容答曰。

“悉聽高見。”薊王不置可否。

“洛陽八關鎖固,縱可保全性命。然卻將關東,置於不顧。群雄無首,必自攻伐。兗州牧曹操,必擊徐州,剪滅呂布。徐州既定,必擊袁術。再取淮南,必望荊州。下臣竊以為,六雄之中,關東無曹孟德之敵也。”

薊王深知,董重所言非虛。史上,關東戰局,亦是如此。曹孟德,挾天子以令諸侯。剪滅群雄,一家獨大。官渡之戰,以少勝多,敗人雄袁紹。至此,橫掃大河上下,再輕取荊州。與孫劉聯軍,對壘赤壁。

“孟德,孤摯友也。”薊王言道:“忠君之心,素與孤同。”

“王上明見。”董重將心中所思,和盤托出:“然忠於天子(董侯),忠於天下乎?”

聞此大逆之言,殿中群臣,議論紛紛。

“忠於天子,豈非忠於天下。”薊王反問。

“下臣不敢苟同。”董重搖頭一笑:“天下三分,叔侄相爭。甄都天子,又豈能號令天下。漢中史侯,江東合肥侯,坐擁天險,吏民百萬,兵卒十萬。孫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曹孟德,即便攻而勝之。兵鋒所指,必‘伏屍百萬,流血漂櫓(注1)’。不過慘勝也。”

“慘勝如敗。”薊王輕輕頷首。

“兩漢之交,‘海內虛耗,戶口減半,光武知時務之要,輕徭薄役,與民休息’。”董重慷慨發聲:“故,下臣竊以為。三國鼎立,各牧其民,各守其土。待天時、地利、人和,王上傳檄可定也。與曹孟德‘慘勝如敗’,孰高孰低乎?”

聞此言。西曹掾徐庶,起身進言:“驃騎將軍所言,乃天下大勢也。”

曹孟德亂世**。不甘居於人下。久必露崢嶸。然論威信著於四海,實力超然。遠不及薊王劉備。董重之意,若統一戰爭,由曹操發起,縱得勝,亦是慘勝如敗。

然若一統天下,定鼎江山。由薊王發起。則傳檄可定也。不戰而屈人之兵,何其易耳。

於天下而言,曹操血戰得勝,不若薊王順勢而為。

此便是董卓所問,忠於甄都天子,忠於天下乎?

畢竟,天下三分。董侯不過三分之一。

不料董重,竟能窺破。

薊王笑問:“董驃騎,何人說之?”

董重一笑咧嘴:“乃出太皇。”

能有此遠矚高瞻,放眼天下,言家國大事,利弊得失。必位極人臣之上。

此言既出董太皇,則另當彆論。不以大逆論處。

論及大統,太皇居首。位尊天子上。何來大逆。董重不過代主宣詔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