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 社稷純臣(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026 字 3個月前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少頃,桓典車入不其侯府中門。

下車便問:“彭城相(王蓋)之事,君侯知否?”

見不其侯啞口無言,桓典如何能不知曉:“君侯早知也。”

“且入堂中一敘。”伏完不及轉身,便被桓典攔下:“太師相召,宜速去。”

不其侯,猛吃一驚:“太師,何以知之。”

“乃曹孟德上疏。”桓典伸手相邀。

二人同車,一並前往太師府。

車廂內,彆無旁人。自可推心置腹,如實以告。

不其侯伏完,遂將前後諸情,娓娓道來:“太師,社稷純臣。不欲脅迫天子,遷都辟禍。然曹太保爭權之心,幾無可逆。稍有不慎,甄都必起兵禍。(曹嵩)其子,衛將軍曹孟德,亂世梟雄。手握重兵,牧守兗州。太師雖有薊王輔佐,然‘遠水不救近火’。今,薊王遠征在外。少則一年,多則數載。不得歸也。甄都孤懸關東,若不西遷,朝政久必為曹太保所奪。曹氏父子,皆非純臣。朝政若入其手,天子必成‘孤家寡人’矣!董賊將滅,豈坐視‘再出曹賊’乎?”

“好一個,再出曹賊。”桓典一聲慨歎。不料不其侯伏完,竟將曹氏父子,與董賊相提並論。然親眼所見,曹氏父子,朝野上下,咄咄逼人。又豈是忠良之輩。

話說,先前,曹孟德苦勸老父,國祚艱難,以和為貴。不料曹嵩口出狂言:忠漢之臣,又豈獨王子師一人。

縱不論剛直不阿,出生入死。舍身以護漢室周全。便是勤政愛民,兩袖清風,曹嵩差王允,何止千裡。大言不慚,無君無父。

心念至此,桓典忽問:“為今之計,該當如何。”

伏完歎聲答曰:“自當麵陳實情。”

“不可。”桓典斷然言道:“有備無患。曹氏父子,不可不防。”

伏完反問:“我等僚屬,豈誆太師。”

“太師隻知,乃彭城相所為。卻不知,君侯為首。”桓典已有決斷:“此番入府,太師不問,君侯不必多言。”言下之意,隻說彭城相王蓋,不言自己亦裹挾其中。

“如何,也罷。”謂事急從權。伏完咬牙答應。

二人這便定計。

車入太師府,琉璃暖廊。二人下車,並肩前行。觀兩側琉璃畫壁,掠影浮光。伏完忽然心定。

“拜見太師。”二人行禮。

“速坐。”王允舉止從容,處變不驚。自斬賊臣董卓於玉堂階下。再無外物,能動王允心境。

“謝太師。”

二人素為王允倚重。亦是太師公府,朋黨之首。凡有朝事不決,王允必問計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