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 過人之量(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5076 字 3個月前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天子不欲,故王允不強為。

便是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事已至此,多說無益。王允乃社稷純臣。亂世之中,以身作則,**可貴。如此,左右人等,更應護其周全,斷不可為奸人所害。

此時,不其侯伏完,更加堅定,引徐州四相,並呂布車騎營,為外援。有備無患。

心念至此。不其侯伏完,遂斟酌言道:“呂車騎,前為衛將軍所驅,今屯兵小沛。為求自保,與四國相陰結盟約。覬覦陶謙州土,亦是常情使然。”

王允又問:“諸君可知,衛將軍曹操,疏外之意。”

“莫非,彆有圖謀。”圖謀被曹孟德揭破,伏完焉能無恨。

尚書令桓典答曰:“曹孟德知,明公不知。”

“然也。”王允笑道:“世人皆知,王蓋乃我長子。若知四國相,圖謀徐州,常人必疑乃出老夫之意。如何敢上疏直言。”

“必出荀彧。”伏完言道。

王允輕輕頷首:“‘方以類聚,物以群分’。‘潁川荀彧,**之器’。‘程昱有謀,能斷大事’。此二賢,甘為所用。足見衛將軍,必有‘過人之量’。”

“明公,明見。”桓典拜服。

王允已有定計:“先前易相奪國,乃為除淮泗諸王之禍。今,陳王寵竊據國璽,假意勸進。實則以退為進,必有稱帝野心。聞先帝初,淮泗諸國,曾共祭天神,陰結聯盟。更加淮泗諸國,橫亙徐豫。若隨陳王自立,關東不保。車騎營校尉張超,仍駐陳國境內。傳令張超,速歸小沛就食。”

“張超乃張邈之弟。雖有聲名,然數千兵馬,不足為慮。歸營小沛,明公何意?”伏完不解。

王允答曰:“興師動眾,令其自相驚擾,不敢妄動也。”

謂“敲山震虎,打草驚蛇”之計也。

王允此計高妙。羚羊掛角,無跡可尋。

正如伏完所言。張超區區數千兵馬,何必勞駕太師敕令。

所謂反常則妖。王太師大張旗鼓,避實擊虛,隔山打牛。心懷叵測者,猶如杯弓蛇影。不明就裡,亦不知王允所知。必行蟄伏,不敢輕舉妄動。

且王太師,越過車騎將軍呂布,號令張超。此舉亦非同尋常。

即便呂布,渾然不知。身旁陳宮,焉不驚覺。

一言蔽之。不痛不癢,點醒陳宮:爾等所圖,老夫已儘知。

且為王蓋、呂布等人,留足顏麵。“亡羊補牢,猶未遲也”。速懸崖勒馬,切莫一意孤行。

楚都壽春。

內外環渠,濃煙滾滾,餘火未熄。渠中水砦、舟橋、鬥艦、走舸。悉數焚毀。

青州牧劉岱翥鳳艦隊,所轄機關鬥艦,正順下環渠,欲效曹孟德,火燒壽春。

日前,袁術二路兵分,精兵儘出。上攻江夏,下擊廣陵。不料趁江淮空虛。後將軍兼領青州牧劉岱,並奮武將軍公孫瓚,合兵一處,奇襲壽春。

袁術欺劉岱徒有虛名,公孫瓚籍籍無名。命留守水軍出迎。不料全軍覆沒,一擊即潰。

眼看攻城在即。

袁術怒從心起:“來人。”

“在。”便有心腹上前。

“城頭置湯鑊,以烹**禮(劉繇)。命兵士高喊:劉公山(劉岱)若不退兵,且來分一杯羹。”袁術怒道。

“喏!”

須臾,前揚州牧劉繇被五花大綁,押上城頭。眾目睽睽,扔進湯鑊。

城頭兵卒,舉火高叫。

劉公山退兵之聲,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