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 兄弟合謀(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410 字 3個月前

,最快更新劉備的日常最新章節!

“好一個,外疏間親,取禍之道。”聽張鬆言罷,史夫人笑讚。

與“疏不間親”,其意相反。“外疏間親”,言指荊州彆駕蒯越,以外臣身份入蜀,離間劉焉與史侯,漢室之親。

為取信史夫人並史侯。蒯良不惜自汙清名。

於是乎,據張鬆所言,因荊州彆駕蒯越入蜀,妄行離間。乃取禍之道。唯恐殃及家門,乃至禍及荊州,甚至被二袁所乘,各個擊破。才有長史蒯良,孤舟入南鄭。欲結“史董二侯,兄弟之盟”。為家門消災解禍,是其一。欲君前自證,為其二。求揚名天下,乃其三。

於公於私,皆有所求。

張鬆此套說辭,史夫人欣然笑納:“必令彆駕如願。”

“喏。”張鬆肅容下拜。

待起身。史夫人,已翩然自去。

車駕出館,倍思前後,張鬆慨歎:“連環計也。”

南鄭街巷,所傳童諺:“益州分野天子氣,三分天下應二劉。”乃出鎮南將軍府長史蒯良,私授。由張鬆命人,大肆傳播。不出十日,閭裡儘知。讖緯之術,時人多“寧信其有,不信其無”。何況出身史道人門下之史侯。

且如何解讖,蒯良亦預設答案。史侯心中亦有解語。再假國師張魯之口道破。令史侯,深信不疑。以童諺讖語,起(謀)勢,可謂正中史侯下懷。

再由史夫人,旁敲側擊。以“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說之。行“先發製人”,加劉焉為鎮西將軍,並督交、揚、荊三州。並令其“擇日擊揚”。

此時。連環計之首環:二劉擊二袁。完美達成。

至此。史夫人,隻當是張鬆為主求官;史侯亦有“兄弟聯手,共禦外侮”之所慮。為引出連環計之次環,積足謀勢。

仍由張鬆出麵,假史夫人之力,引出長史蒯良。再假外臣之口,以三方立場,勸諫史侯,於二劉擊二袁之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共組史董兄弟之盟,對抗江東合肥侯。此乃連環計之次環。

張鬆心存疑問,入館舍相見:“可有三環?”

此亦是彭羕,心頭所問。

見二人,四目齊投。蒯良笑答:“豈不聞,兄弟合謀乎?”

電光石火,張鬆靈光一現:“蒯越說蜀!”

彭羕如醍醐灌頂:“莫非乃出郭奉孝,鳳凰於飛!”

蒯良撫掌而笑:“天機不可泄也。”

益州廣漢郡,綿竹縣。

前漢高祖六年(前201年)置綿竹縣,屬廣漢郡。因其地濱綿水兩岸,多竹,故名之。古為蜀山氏地,有“古蜀翹楚,益州重鎮”之譽。

假東州兵,平定州中播亂。年初,益州牧劉焉,徙治綿竹。更使人造作乘輿車具(天子車駕)千乘。蜀中傳言,其欲稱帝。便有荊州牧劉表,上表甄都,稱劉焉“有似子夏在西河疑聖人之論(意指其圖謀不軌)”。二州因而結怨。

聞荊州彆駕蒯越,出使入蜀。劉焉頗不待見。托言偶感風寒,不與蒯越相見。

然“兩國交兵,不斬來使”。不可怠慢,有失體統。故命長史張肅,出麵接待。

張肅,字君矯,益州彆駕張鬆之兄。與張鬆短小,其貌不揚迥異。張肅,容貌甚偉,有威儀。出身益州豪族,長於接人待物。深受劉焉倚重。

得胞弟張鬆傳書,見書中所言漢中詳情,竟與蒯越密語,分毫不差。長史張肅,驚為天人。急忙驅車入館,精舍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