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 築路開山(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3922 字 3個月前

630shu ,最快更新劉備的日常最新章節!

若要徹底拔除種姓製度,這根巨大毒刺。首當其衝,便要阻斷鄙視鏈。

如何斬斷,環環相扣鄙視鏈。薊王竊以為,無非二途:吏治選拔,財富分配,兩種新製度。

一言蔽之。為適應新興生產力。必誕生新興生產關係,與之相匹配。吏治及駐軍的功效,乃為降低生產關係的轉換成本。

由此入手,難題迎刃而解。

如何新興生產力。刀耕火種的奴隸佃戶,轉變為畜力機關自耕農。自上而下,引入薊國吏治體係。推行《薊法》,立《二十等爵》、《圩田製》。設伍、什、閭、裡、亭、鄉、邑、城,《編戶齊民製》。遷入漢民之家,為伍長、什長、亭長,不一而足。立學校,授《薊國大百科全書》,《察舉製》、《科舉製》並立。

軍、政體係,皆來自薊國。確保新型生產關係,持續構建。最終取代原有種姓建立的舊秩序。類似身毒種姓製度,並不罕見。後世諸夏亦有。比如元朝時,“民分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

除此之外。鄙視鏈的中環,位於第三等的吠舍。在薊王看來,乃是斬斷鄙視鏈的關鍵。

吠舍既是雅利安人,又是商人。唯利是圖,乃其天性。稍加籠絡,便可收歸己用。隻需首陀羅、達利特,兩個下等種姓,能使雅利安吠舍,不斷獲利。憑借同屬雅利安人種的天生優勢。吠舍商人,足可收買、說服,一部分刹帝利、甚至婆羅門。穩住身毒殘餘勢力。待《薊法》持續推行,《二十等爵》深入人心,一舉清除餘毒。

終歸,萬事開頭難。

將上層建築,一鍋端走,亦是必須。否則,如九頭蛇,斷首再生。分分鐘重鑄鄙視鏈。將吏治體係,全麵替換成薊吏;自上而下,遷入漢人編戶為長。王權立於神權之上。亦是阻斷鄙視鏈之必須。

各地守軍,必出輔漢大幕府。正因首惡滋生不止。必留快刀,時刻割之。

常聞“野火燒不儘,春風吹又生”。孤便季季縱火,直到燒泥成陶。成鐵板一塊,還能生否。

若有食古不化,舉族外販。再遷島夷,雜居混種。終有對策。

薊王心中,自有日月。

自結邦交,山夷喧囂乃止。山穀之王,果有威懾。

此亦是文明的體現。無論程度幾何,山穀之王,自有其方式,掌控家園。時,薊王掃平三韓。多有島夷舉家避入深山老林,不欲為薊王所用。薊王遂將三韓諸國主,悉封長令。國主到場,一聲吆喝。滿山遍野,人頭攢動。列隊下山,馴服無比。足見舊有歸屬,猶有餘威。

舉國遷入牢城,自國主以降,迅速向化。漸與薊人無異。

正因如此。薊王喜將異族,自上而下,舉族向化。拓土萬裡,事半功倍。亦是因此,薊王才對,將身毒列國之主,悉數徙走。舊有秩序,連根拔起。憂心忡忡。

薊王還是小覷了肉包的威力。

所謂“難者不會,會者不難”。尤其於庖人而言。珍饈美饌,王宮大宴皆做得。區區一屜包子,何足道哉。不出三日,滿營皆聞肉包香。

試想,章木山城,自上而下。整日雲霧繚繞,時刻異香撲鼻。連聞數日,饑腸轆轆。再無抵抗之心。紛紛自投營前。

一個包子,換一人。高矮不論,童叟無欺。招募勞力數千。多是古羌混種。習俗相近,言語相通。可為築路先鋒。人間美味,耳語相傳。每日,隻需於築路營地前,以新式蒸包廚(房)車,一次堆高,足蒸二十屜。日計數千肉包出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