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 鬼怕惡人(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3580 字 3個月前

630shu ,最快更新劉備的日常最新章節!

“拜見薊王。”便有一人,昂然入帳。

竹隅女王,遂向薊王引薦:“達光(國)瑪展王。”

據說,早在西周至東周時(前八世紀~前五世紀),怒江、瀾滄江中上遊,陸續出現大小城邦。以“猛(ěng)掌”最強。又稱“猛達光”。其中心,便是後世保山盆地。

【領現金紅包】看書即可領現金!關注微信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現金點幣等你拿!

“猛掌”意為“象國”。《史記》記作“乘象國”,與傣語所稱“猛掌”含義相近。時因猛達光,國王名喚“哀牢”。約定俗成。漢史遂記猛達光為“哀牢國”。

“哀牢”意為“首領”,“達光”意為“中心”,“猛達光”便是“中央王國”。

時,猛達光東境之滇國,已為漢帝國所滅。滇國故地並入益州郡。因多有滇國殘餘勢力西竄猛達光。於是徙呂氏家族(呂不韋後裔),至猛達光王都“允掌(象城)”附近定居。並於猛達光與滇國交界,置邪龍、比蘇、嶲唐、不韋四縣,亦並入益州郡。

今漢建武二十一年(45年),滇國殘餘,起兵反叛。為漢朝平定,殘眾逃入猛達光境內,漢軍追至國都允掌郊外。一場血戰,殺滇國殘餘人馬七千餘,俘虜五千七百餘,繳獲戰馬三千匹,牛羊三萬餘頭,陣斬主帥棟蠶。此戰亦致猛達光百姓,驚慌西竄。遠至怒江以西並麗水(伊洛瓦底江)上遊一帶。

建武二十三年(47年),猛達光王賢栗(哀牢王重孫),遣使漢越雟太守,乞內附漢廷。受封郡長。隨帝國勢力不斷深入,猛達光被迫將王都由怒江以東的“猛掌”轉移至怒江以西的“猛緬”。

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詔達光(哀牢王)”柳貌,見歸屬漢帝國之怒江以東,舊都猛掌附近,留守族人,生活安定富足,深感漢帝國之強大,遂遣子扈栗進京,乞率七十七邑王、五萬餘戶、五十五眾,舉國內附。

明帝欣然納之。遂將雲南、葉榆、邪龍、比蘇、嶲唐、不韋、博南、哀牢八縣,置“永昌郡”。歸詔達光柳貌,並漢永昌太守,共治。

章帝建初元年(76年),永昌郡哀牢王類牢,與守令因忿相爭。殺守令,攻巂唐城。太守王尋逃奔楪榆。哀牢三千餘人攻博南,焚燒民房。章帝募發越雋、益州、永昌夷、漢兵九千人進討。第二年春,邪龍縣昆明夷鹵承等應募,率種人與諸郡兵進攻類牢於博南,大破之,類牢被殺,傳首洛陽。

至此。漢帝國據怒江以東,達光舊土。逃亡至怒江以西的達光餘眾,後在麗水上遊,重新建國。改稱“撣國”。

時光荏苒,白駒過就。轉眼已過百年。

達光國,又在麗水上遊崛起。奈何好景不長。

崛起的達光王國,與南部驃國,始有衝突。北有漢,南有驃。腹背受敵,亡國滅種在即。達光王國,遂向強漢俯首稱臣。《後漢書·西南夷哀牢傳》載,永元九年(97年),元初七年(120年),永建六年(131年),達光王雍由調,三次遣使。經永昌、日南等地,出使洛陽。進獻珍寶、獻樂及幻人、大象。漢廷則授達光王雍由調,金印紫綬。小君長皆加印綬、錢帛。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得大漢敕封,漢文明哺育。達光國由此強盛。驃人畏懼,不敢來攻。

時下達光國。已西據枝扈黎大江下遊,肥沃三角洲。國境橫跨枝扈黎大江下遊,麗水上遊。為山南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