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1 明爭暗鬥(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3590 字 3個月前

稍後再看。

------

古往今來。經商第一要訣:和氣生財。

麋竺“祖世貨殖,貲產钜億”。豈能不深諳經商之道。笑臉迎人,多聽少言。略作思量,這便求問:“呂奉先,客軍孤城。不過一萬人馬。曹孟德先並關東遊兵數萬。今再得陳國弩士數萬。衛將軍營中兵馬,不下十萬之眾。呂奉先如何與敵?”

先前,黃巾四起,播亂八州。關東,名門豪右,結社自守。私兵部曲,招募甚多。曹孟德一道《抑兼並令》,破塢無數。私兵部曲,多淪為遊兵散卒,無所依靠。先隨張邈,暫歸呂布。待呂布戰敗被逐,又轉投曹操。今兗州民生安定,遊兵散卒,儘數歸心。甘為其所用。

可想而知。陳國弩士,亦如關東遊兵,不出數載,皆為曹孟德驅策。

那時,曹孟德坐擁十萬兵馬。關東群雄,不敢爭鋒。

出身世代豪商之家,麋竺對數字,不可謂不敏銳。亦精於權衡利弊。十萬對一萬,勝負如何,可想而知。

陳元龍答曰:“徐州四國,各有郡兵數千,徐州另有精兵數萬。中郎將曹豹、許耽,各領丹陽精兵五千。另有水軍一萬。四國一郡,不下五萬人馬。足可與敵。”

麋竺又問:“今曹氏父子得勢。恐甄都朝堂有變。陶公,豈還三讓呂布?”

陳元龍,一語破天機:“陶公三讓徐州,不過權宜之計也。二子皆入薊太學,拜在名師‘陳子’門下。學成出仕,雖難二千及冠,然牧守一城,綽綽有裕。毋論徐州托於何人之手。然終歸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今,三分天下,群雄並起。徐州四戰之地,非六雄不可守。(陳)登,遍觀關東群雄,能與曹孟德,分庭伉禮,一決雌雄者。二袁之外,唯呂奉先一人耳。”

見麋竺仍未醒悟,陳元龍遂口出誅心之言:“與其。所托非人,速敗於曹孟德之手,為其所並。不若舉州授之猛虎。足可擋,亂世梟雄曹孟德一時。待薊王班師,河北歸心。天下,傳檄可定也。徐州縱四戰之地,亦可轉禍為福。”

“原來如此。”麋竺如何能不,醍醐灌頂。

一言蔽之,餓虎饑鷹·明爭暗鬥,緩兵之計也。

如此說來。毋論四國相罷官與否。陶恭祖皆會三讓徐州於呂布。

知曉關東大勢,麋竺終得心安。

魯國治魯縣。領:魯、汶陽、卞、騶、蕃、薛,六縣。

魯相宋奇,時配五縣令印,單車離京。不動一兵一卒,說豫州黃巾,就地屯田。又憑治魯大權,與徐豫七國,暗結盟約。並稱淮泗八國。更借海市之便,與薊國互通有無。先於淮泗諸國,引入薊國之法。雖隻六縣,然國富民強,富甲一方。為人稱道。

奈何喜好黃老。常深居簡出,行蹤不定。於府中前堂,中置一櫝匱(kuì,匣櫃)。國中屬吏,凡有書奏,皆置於櫝匱。長則半月,多則數日,必有回複。

政令所出,無不應驗。治政難題,迎刃而解。國中官吏,敬若神明。

皆言國相,乃神仙下凡。

魯國政通人和。堪比世外桃源。

呂布遣八廚之張邈,攜厚禮來見。亦循魯國慣例。先投書櫝匱,待魯相親筆回複,再如期登門。

魯國魯縣,國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