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3 群島之地(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3843 字 3個月前

630shu ,最快更新劉備的日常最新章節!

貴霜王此番命西部總督遣使,亦是投石問路。若得薊王許諾,締結邦交。則可知,薊王默許貴霜班師。若婉拒結交,則薊王不欲貴霜王先行退兵。若薊王雖許結交,卻拒授白波鬥艦,則又另當彆論。

國國之間,利益至上。畢竟與大漢一藩,上邦相交。貴霜王投石問路之舉,頗多小心翼翼之嫌。足見謙卑之姿。

“可也。”薊王欣然應許。比照黃支國售價。販與優禪尼王百艘白波鬥艦。金甌船塢,已無餘船可賣。無妨。薊國五百城港,月有新船下水。飛車翀囂,四海乘風,不日可至。

誠然。出金甌船塢,乃薊王家產。出城港船塢,則歸薊國所有。有內外府庫之分。

眾所周知。王家用度,皆出薊王私產。民脂民膏,不取分毫。便是三十稅一,亦多用於國計民生。如今百官俸祿,皆出太倉苑。更何況,薊王家俸、供奉,足可自食。

若無此番勝戰續命,貴霜滅亡在即。

貴霜西部總督區,稍後將被笈多王朝所滅。薊王吞並北天竺,立為大漢豐州。一舉扭轉時局。貴霜王攜勝戰之威,紓解內部紛爭,彌合族群對立。穩坐貴霜王位。西部總督區,重新奪回沿海平原及諸多貿易良港,並固守耐秣陀河沿線,重奪摩訶剌陀國(注1)。憑商貿獲利,足可彌補耕地之缺。

耐秣陀河口,有“跋祿羯呫婆國”,“周二千四五百裡。國大都城周二十餘裡。土地鹹鹵,草木稀疏。煮海為鹽,利海為業。氣序暑熱,回風飆起。土俗澆薄,人性詭詐,不知學藝,邪正兼信”。

跋祿羯呫婆國,又譯“巴裡加沙”、“婆盧羯車”、“弼離沙”等。自古即為著名海港,出產“銅和檀香木、柚木和黑檀木原木”。

時下,與羅馬、安息,海上交往頻繁。陸路可通優禪尼(烏賈因)。從優禪尼,經毗底沙、巴爾胡特、僑賞彌與缽羅耶伽,可至華氏城。華氏連瞻波,順下枝扈黎大江,入多摩梨港,有商船通已程不國、南州,遠至大漢。

“雅瓦納(yavavas,天竺人對希臘人的稱呼,意為‘引者’)的大船載滿黃金而來,又滿載辣椒(黑胡椒)而去。”

據信,雅瓦納船舶,四十天內,便可抵達天竺西海岸。據說,每年至少有百二十艘商船,從米烏斯·赫爾穆斯(y hor)出曼德海峽,密集往來天竺西海岸:信度河之巴巴裡貢(barbarin)、坎貝灣之婆盧羯車(barygaza)及馬拉巴海岸之穆澤裡斯(uziris)。

據此可知。跋祿羯呫婆國(婆盧羯車),乃時下著名貿易城邦。

得百艘白波鬥艦。既可巡弋海路,拱衛婆盧羯車城港,又可自大海交(坎貝灣),逆入耐秣陀河,防備百乘揮師來攻。

其利之大,可想而知。

《紅海環航記》:“(帆船)十分龐大,人稱‘科蘭迪亞”(kodia)’。”科蘭迪亞帆船,尺寸類扶南大舶。遠非薊國大舡可比。

類比黃支國。西部總督,亦求百艘木蘭大舡。薊王許諾分期支付。

至此,單賣船獲利,便足有百億之巨。

謂“投桃報李”。薊王索要一處不毛之地,專為兩國通商互市之用,亦是合情合理。

所謂“桃源無路,流水知津”。話說,天竺全境,枝津故瀆,多由東西高止山脈對流。西海岸立於通航之大河,必是信度河。其次當數耐秣陀河。信都何居上,其流域為貴霜所據。耐秣陀河居下,為西部總督所占。

除此之外,少有河流在西流入海。且受阻於西高止山脈,無大道坦途,可通內陸。“土地鹹鹵,草木稀疏”,時下荒無人煙。無人問津。正因如此,對薊王索濱海之地,築城通商一事,西部總督使節,滿口答應。唯恐薊王悉知詳情,自食其言。西部總督,六百裡急命,互呈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