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0 道義當先(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369 字 3個月前

630shu ,最快更新劉備的日常最新章節!

五百萬字留念。

--------

此話,亦真亦假。

以陳宮之謀,必早已窺破,王太師當不知曉。然亦如其所言。亦未從王太師本人口中確切得知,是否知曉。

彭城相王蓋,一時無言。

下邳相王宏,適時進言:“元啟當知,甄都上公之爭,乃至朝政日非。曹氏乃出宦官之後。父子擅權,‘欲劫少主,危劉氏’之心,昭然若揭。今,政令不出三台。百官棋峙,朝野分立。天下幅裂,無有共主。危在旦夕之間也。”

東海相士孫瑞,亦勸道:“曹氏父子,皆非純臣。聞,曹太保,重金以饋呂夫人。欲以曹氏女,妻天子。曹氏若為外戚,恐起桓、靈之禍也。”

“竟有此事。”王蓋果然動容。

呂夫人,便是天子食母呂貴。時,禦史中丞荀彧上疏,求策封食母呂貴為君,以全天子孝行。因是荀彧上疏,故兩黨默契。於是天子詔命,策封食母呂貴為“平氏君”。

禦史中丞荀彧,乃出衛將軍曹操幕府。換言之,平氏封君,乃出曹氏父子之意。先行示好,再重金籠絡。平氏君呂貴,如何能不投桃報李。

所謂“近水樓台”。天子尚年幼。遠不及元服。然隻需循序漸進,終有達成之日。那時,縱曹太保壽終正寢,曹孟德年富力盛,有居衛將軍高位。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為外戚大將軍,水到渠成。

待天子元服。王太師,雖遠未稱老。卻難敵曹孟德,外戚之勢。王太師一人失勢,王黨滿盤皆輸。二次黨錮之禍,荼毒之烈,士人血猶未乾。如何能,引頸受戮。累及家門。

見機已到。軍師中郎將陳宮,言道:“太師乃純臣。輔佐天子,當可中興。若假手於人,漢室危矣。王相豈不聞‘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乎?”言下之意,先奉君,再敬父。先為人臣,後為人子。即便明知王允不欲,然為天下計,亦不得不為。

“聞軍師之言,茅塞頓開。”彭城相王蓋,這便下定決心:“願遵號令。”

“我等,願遵號令。”餘下三國相,異口同聲。

“善。”陳宮這便告知以機密:“十日後,將軍傳檄天下,討伐曹賊。諸位且依令行事。”

“喏。”眾人這便定計。

徐州四國一郡。四國相若不能為呂布所用。呂奉先已未戰先敗。二百萬斛米,雖可解一時之需。卻不足以久持。爭端一旦開啟,如何收場,絕非一方所能定也。為長久計,陳宮需集全州之力,與曹操,一較高下。故四國相,不可缺一。

四國郡兵,多不堪大用。然充作輔兵,據險自守,互通有無,亦綽綽有餘。呂布所倚仗,必是麾下八健將,並營中一萬精騎,一萬精卒,數千陳國弩士。

於陳宮而言,隻需三千鐵騎,來去如風。縱橫關東,足可破十倍之敵。

送走四國相,陳宮與呂布相見:“此戰,當起諸軍並進,侵掠如火之勢也。”

“計將安出?”雄踞一州,呂布豪氣乾雲。視兗州曹軍,如土雞瓦犬,不值一提。

陳宮語出驚人:“將兵入陳。”

“何不直趨甄都。”呂布不解。

陳宮笑道:“‘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剛,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強,為之以歙而應之以張,將欲西而示之以東’。”

“欲西而示東。”呂布似有所悟。

陳宮為其解惑:“陳王寵並陳國相,皆為刺客所害。將軍可知,刺客何來?”

“乃袁術遣人刺之。”此事關東人儘皆知,呂布焉能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