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6 內疾未顯(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433 字 3個月前

630shu ,最快更新劉備的日常最新章節!

“星月皎潔,明河在天”。王子館會正酣。

“關東之亂,乃出大漢宿疾。”華國老,一語中的。直切要害。

華國老,大醫治世。自薊王少複祖爵,開造樓桑。義舍病院,便由華國老掌管。二十年如一。今長女華妁,又入薊王家門。為國之姻親。國之宿老,當之無愧。然華國老,治病救人,輕易不言國事。

今日難得開口。席上嘉賓,無不側耳傾聽。

“哦?”饒是儒宗,亦躬身求教:“願聞元化高識。”

“扁鵲曰:‘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然大漢之疾,不在肌膚,不在腸胃,不在骨髓。而在心腹。謂‘心腹之患’,是也。”華國老答曰。

“‘寇賊在外,四肢之疾;內政不理,心腹之患’。”儒宗有感而發。

“然,大漢何所疾?”華國老,不吐不快:“無非,名門、世家,豪強、宗賊。如我主少時所言:‘不患寡,隻患不均’。”一言蔽之,(統治)階級固化,(剩餘價值)分配不均。

“心腹之患,乃屬內疾。謂在身中,不顯於外。”華國老,以醫入道:“內疾不發,宛如常人。內疾積發,頃刻喪命。”

“如何救之?”雙博士祭酒服虔,求問。

“積疾成瘤,而後割之。”華國老答曰。

“‘瘤,小腫也’。”略作思量,雙博士祭酒服虔,這便醒悟:“內疾不積,無可外顯;積疾而發,救之不及。故趁小腫,而除之。”

“國老真乃良醫也。”儒宗慨歎:“自我主,少複祖爵,並縣為國,兼督四州,據擁河北。漢土半幅得全。轄民三千萬口,亦過強漢之半。黃巾之亂,擾亂視聽,病因不顯。撥亂反正,正本清原,惡疾匕見。”

言下之意。先保全半邊健康之軀。待心腹之患,積惡成瘤。再以雷霆之勢,快刀斬之。

雙博士祭酒服虔,慨歎:“非我主引而不發,乃因內疾未顯也。”

內疾未顯,病灶未成。便施虎狼之藥。看似痊愈,實則化為隱疾。如禍根深藏,吸噬社稷血肉,茁壯成長。乃至盤根錯節,冠蓋如雲。彼時,已成大樹參天。與國祚休戚與共,不分你我。如何還能輕易拔除。

如何續命。

先帝不惜假太平道,起黃巾之亂,血洗關東。先下一劑“虎狼之藥”。

而後,薊王虎踞河北,收攏流民,存恤忠義。屯田養士,為國造血。望聞問切,冷眼旁觀。坐等內疾生瘤,而後快刀斬亂麻,一並切除。

何人為良,何人為疾。何以知之?

一言蔽之。水落石出,民心向背。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從萬民所羨,到千夫所指。便是所謂“內疾外顯”。

先前,不過大漢一藩,一國之力。如今,河北大地,皆視叔侄三人,為社稷毒瘤,大漢惡疾。

此便是,“製天命而用之。”雙博士祭酒服虔終於醒悟:“‘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幾,惟明君子而後能知之’。”

與會名士大儒,如灌頂醍醐,紛紛自醒:“此乃我主,‘君人南麵之術’也。”

儒宗笑曰:“內聖外王之道也。”

薊王所行君道,便是內聖外王。

知微見著,以小見大。簡而言之:內修聖,外尊王。

正如薊王一貫行事。執政安民於內,拓土封王於外。內外不可缺一,方是內聖外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