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0 伏清死直(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271 字 3個月前

630shu ,最快更新劉備的日常最新章節!

待蓋海攜噩耗而返。甄都驚聞太師暴斃。

船上人等,雖諱莫如深。閉口不言,當日之事。然朝野早已風聞,王太師乃死於黨爭。稍後又聞諸多支零破碎,細節彙聚。便有人,拚湊出蛛絲馬跡。譬如,衛將軍曹操,棄營中陳留船民,乘夜登船。另有上巳之日,蓋海逆流而上,泊入敖倉。更有陽安長公主,攜六子一女,伴駕西行。敖倉港中,亦有人窺見鎮東將軍兼領徐州牧呂布,及徐州謀主陳宮蹤跡……

林林總總,不一而足。看似無有定論。然卻坐實,黨爭無疑。

一時,“天子感慟,百姓喪氣”。

天子感念王允,忠貞大節,伏清死直(語出《離騷》:‘伏清白以死直兮。’意為,守清白節操,為正道而死),以隆禮葬之。又遣虎賁中郎將王越,“奉策吊祭,賜東園秘器,賜以本官受綬,送還本郡”。稍後,又封王允長子王蓋,為安樂亭侯,食邑三百戶。

王允之死,一日已傳遍河北。

安貴妃伴駕未歸。公孫王後傳語王太後。上表甄都。請徙王太師棺槨,入薊王陵。以國禮葬之,四時祭奠。天子無不應允。

王太後遂遣門下督鄭泰,並門下主簿孫乾,過河來迎。

太師滿門家小,扶柩車登船。赴薊國安葬。

王黨悉去職守孝,同赴河北。

朝中百官,散去大半。便是徐州四相,亦不例外。本以為,曹黨大勝,必補空缺。曹氏父子,從此權傾朝野。那日,曹太保抱恙入太師府吊喪。豈料,回府後便一病不起。人言,恐命不久矣。

年前,太史望氣,言當有大臣戮死者。

年初,果然應驗。王太師駕鶴西去,曹太保亦陽壽儘矣。

比起滿城流言風語,無有定論。蓋海殿中親曆者,無不震撼無以複加。

天下,竟真有漢室忠臣,譬如楚之三閭大夫。

太師無辜。之所以,伏罪而死。全護黨羽也罷,恥於續命也好。皆非太師所欲。如太師所言,群下有罪,老臣首居。

伏完、桓典、呂布、陳宮等人。以下犯上,以卑謀尊:挾外鎮之威,內劫幼主,求黨同伐異。大逆不忠,無過此者。

乃至臣道淪喪。“長幼失序,尊卑錯亂”。

“性命事小,失節事大”。故太師,以死謝罪。後,世風日下。為苟活性命,忍辱偷生,無所不用其極。“螻蟻尚且偷生”。於是,“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不明白,毋需明白。難得糊塗,誰又能活得明白。但也切莫,以己度人。隻以為,“天下烏鴉一般黑”。卻不信,“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一言蔽之,可不必行,但必要信。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臨彆贈言,字字珠璣,諄諄教誨:人有八疵,事有四患,能去八疵,無行四患,始可教化,於國無患。

卻不知,陛下可曾,字字入耳。

王黨北上,關東士林大衰。吏治官場,亦風雨欲來,將起天翻地覆。

時局一時波橘雲詭。何去何從,無有定論。

太師暴斃。王黨本該以王允長子,彭城相王蓋繼為黨魁。然彭城相王蓋,卻與下邳相王宏、琅邪相宋翼、東海相士孫瑞,同日去官。扶棺北上,為太師守孝。

話說,徐州牧呂布,因禍得福。再無上公掣肘,亦不費一兵一卒,得四國之治。稍後,呂布拜主簿張邈為下邳相,從事中郎許汜為東海相,王楷為琅邪相,趙昱為彭城相。

長史陳宮,領軍師中郎將,專治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