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正反奇謀(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3320 字 3個月前

稍後再看。

-------

或有人言。

先前朝議,董重、伏完,似一片公心,並無偏頗。就事論事,亦無黨爭之嫌。

實則,不然。

呂布上表發兵,直取泰山,搶得先機。而曹孟德“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雖是意料之中,卻被天子詔命,捆住手腳。試想,若無天子詔,曹孟德攜蓋海艦隊,順下淮泗。徐州四國一郡,予取予求。然,天子卻納伏完進言。將兩軍戰場,鎖於泰山一郡。

曹孟德若攜大軍入徐,便是抗命不遵。此乃大不敬之罪也。不懼董重、伏完。隻怕薊王傳檄聲討。且兵發泰山郡,必出陳公台,深謀遠慮。好比,請君入甕。曹孟德,冒然挺近,必陷絕境。

於是乎,天子詔命,看似顧全大局,權衡雙方。實則,暗偏呂布,多矣。

天子年少。遠未元服親政。從諫如流,明主製姿。何罪之有?曹司空,縱含恨在心。亦不敢,吐露半分。

泰山郡,領十三縣:奉高、博、梁甫、钜平、嬴、山茌、萊蕪、蓋、南武陽、南城、費、華、牟。郡境北依泰山,蒙山中分。穀地狹長如川,被魯、濟北、平原、濟南、齊、琅琊、東海,七國環抱。

呂布假討賊之名。諸路並發。攻費、華諸縣,陳兵南武陽。泰山劇賊,紛紛來投。一日數百,乃至千人。不乏為寇多年,窮凶極惡之徒。

並立南武陽城頭。陳宮,意氣風發,指點江山:“將軍且看。”

呂布遠眺,心生慨歎:“不料泰山之中,另有平川。”

“‘蕩蕩平川’,又豈‘惟冀之彆’?”陳宮改誦揚雄《幽州牧箴》。言下之意。一馬平川,又豈是幽冀獨有。諸山之間,多穀地平原。順延山勢,自西北至東南。尤其以蒙山、尼山為界,武水河穀,串聯南武陽、費、華,並琅琊開陽諸縣。

武水,前漢時又稱治水。《漢書·地理誌》:“(南武陽)冠石山,治水所出,南至下邳入泗。”注曰:“武水所出,南入泗。”既此。

“將軍可知,何取此城?”陳公台,必有此問。

“未可知也。”呂布如實作答。陳公台,智計百出,足智多謀。雖時有賣弄之嫌,卻無傷大雅。呂布出身草莽,如何與陳宮相處,自有心得。

“武水南至下邳入泗。”陳公台笑道:“曹孟德,必‘假道滅虢’也。”

呂布一愣:“公台所謀,豈非‘反·假道滅虢’乎?”

“然也。”陳宮笑道:“故有二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