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5 攜手同行(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863 字 3個月前

“‘申生亡於內,重耳安於外’乎?”董侯心有戚戚。

“陛下,明見。”左豐,亦不隱瞞。見董侯仍有心結難解。左豐亦不忍多言。侍奉三任天子,左豐堪稱黃門宿臣。論察言觀色,甄宮內外,無人能及。

天子,之所以舉棋不定。乃因,身份未明。謂“母子連心”。慮及少時,董太皇親自哺育。董侯幾已篤定,必是太皇所出。試想,曹司空並甄都漢臣,又豈能輔佐董氏為帝。

非劉不王。何況天子。

甄都宮,禦苑。

三千西涼鐵騎,奉驃騎大將軍之命,守備史侯,以待真相大白。先帝神應,非同小可。且於大庭廣眾之下,史夫人不打自招。此時,已遍傳天下。試想,若史侯,果非先帝長子。漢中再無君臣之分。驟失皇權庇護,漢中百官,至國師張魯,並驃騎大將軍張濟以降,如何自保。

乃至於,史侯所封官吏,皆出偽職。薊王傳檄天下,諸侯群起來攻。漢中吏民,頃刻間飛灰湮滅。

張濟心中忐忑不安,在所難免。

“報,曹司空求見。”便有心腹,登樓來報。

“速請。”張濟聞聲一振。

“喏。”

禦苑,前後左右,中開四門。門上建闕,居高俯瞰。苑中景致,一覽無餘。天才本站地址:https://

“拜見,大將軍。”曹操,登樓先禮。

“拜見,曹司空。”張濟,亦不敢托大。

或有人言。見事不可為,張濟何不攜三千鐵蹄,裹挾史侯,席卷而去。滯留甄都,又何必。隻因,困守皇宮,深陷重圍,急切間,斷難脫逃,是其一。此番前來,乃與曹司空相商,二侯合並,一統漢中並關東,其彼此實屬同盟,並無性命之憂,為其二。史侯身份不明,若倉皇而逃,著實非出漢室,後患無窮,乃其三也。

於是,張濟攜三千鐵騎,暫居宮苑。以觀後效。

賓主落座。張濟先問:“三司考問,可有定論。”

“尚無定論。”曹操,如實作答,又話鋒一轉:“若史侯,非出漢室。大將軍,當做何為?”

“未可知也。”張濟,亦如實相告。

“某已遣使河北,請薊王另立。”曹孟言道:“若麟子都甄。大將軍入朝可乎?”

“某,仍領驃騎大將軍乎?”張濟反問。

“然也。”曹司空總甄都朝政,言出必行。

“若麟子即位。某願攜漢中十萬大軍,為司空所用。”張濟抱拳言道。

“得大將軍相助,何愁群雄不滅。”曹司空大喜。

張濟又問:“若薊王不欲,又當何為?”薊王恪守臣節,自先帝崩後,三帝即位。薊王皆聽之任之,並未乾預。此番,若仍不例外。曹司空,恐難說薊王,放麟子南下。

“事若不濟,仍保董侯,如何?”曹司空試問。

“這……”張濟,權衡利弊,不置可否。

“毋論史侯,何所出。皆為首謀,害我長子並弟、侄。不可再為人君。”

略作思量。張濟試問:“司空與董氏,必生瑕釁。再保董侯,不懼後患乎?”

此乃誅心之問。試想,曹司空,率百官攻城。雙方,刀兵相向,血戰一日。又豈輕易,握手言和。

“大將軍,所言是也。”曹司空,慨歎出聲:“如若不然。投合肥侯,可乎?”

“必不可也。”張濟言出自醒。若薊王不舍麟子。叔侄三人,唯董侯,可扶立。

“既如此。大將軍,意下如何?”話已至此,毋需多言。

“某,願與司空‘攜手同行’。”張濟這便定計。

“善。”曹操焉能不喜。

所謂,“良禽擇木,賢臣擇主”。史侯,再難為帝。張濟,仁至義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