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6 眾盲摸象(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4209 字 3個月前

正如勃海王劉悝求中常侍王甫複國,許謝錢五千萬。諸侯王遣使上京,有求於內官。兩漢以來,屢見不鮮。

如大將軍梁冀與順帝美人友通期,私通之事。今漢,亦非個案。

譬如,東海靖王劉政。其父乃光武長子,廢太子東海恭王劉疆。劉政“婬欲薄行”,其叔父,中山簡王劉焉薨,“詣中山會葬,私取簡王姬徐妃,又盜迎掖庭出女。豫州刺史以及魯相奏請誅(劉)政,有詔削薛縣”。

劉政不但盜迎掖庭出女,甚至私取簡王姬。有司奏請誅之,然不過削一縣而已。

類似漢室秘聞,宮廷禁忌,旁人不得而知。然黃門內官,卻一清二楚。隻因,侍奉君王身側。漢室之事,凡有風吹草動,焉能瞞過。

逸樂舍中。黃門大內官,各有心思。

此時,已有定論。永樂太仆封諝,可證董太皇,暗中產子。掖庭令畢嵐,可證董太皇曾夜入蟾宮。然究竟被何人所汙,時下尚無定論。

更有甚者,為董太皇接生之太醫令張奉,曾言董侯有“日角之相”。此乃帝王之相也。換言之,此子必然不凡。

故趙忠所言。董侯或出漢室,絕非空談。

“平原王,何所求?”趙忠追問。

“欲並馬貴人湯沐邑也。”畢嵐答曰。

平原王劉碩,乃桓帝二弟。建和二年,靈帝更封都鄉侯劉碩為平原王,留博陵,承父劉翼香火。又尊劉翼夫人馬氏,為孝崇博園貴人,以涿郡之良鄉、故安,河間之蠡吾三縣為湯沐邑。劉碩嗜酒,多過失,桓帝令馬貴人領平原王家事。後馬貴人薨。循例,湯沐邑當有子嗣所承。彼時,桓帝三弟,勃海王劉悝,已舉家下獄死。故隻剩平原王劉碩,可承三縣。

後事,眾所周知。先帝析分博陵,增封薊王(詳見:《隴右·1.47再增三縣》)。平原王劉碩,終未如願。

彼時,合肥侯亦求徙封大國。先帝問政。尚書令曹節,深諳聖意,皆諫言拒之。

“河間王,又何所求?”趙忠逐個詢問。

“亦不出封國之事。”畢嵐答曰。

河間王劉陔,乃河間安王劉利之子。與先帝,皆出河間孝王劉開一脈。乃桓帝孫輩。然國事如何,皆與永樂隱秘無乾。且看那夜蟾宮之上,究竟何人所為。

奈何,長樂太仆段珪,飲藥而死。蟾宮毀於大火。大長秋兼尚書令曹節,亦亡故。死無對證,無跡可尋。

“王太後相召,當作何答?”畢嵐求問。

“據實已告,莫相遮。”趙忠言道。

“善。”畢嵐既來,已有必死之心。畢竟,滿門家小俱在函園。譬如段珪明知,被張讓、趙忠構陷,然為保家小,仍飲藥而亡。可比此時,畢嵐心境。

“或有一人可問。”何苗語出驚人。

“何人?”眾人同聲發問。

“童子申。”何苗語透深意。

封諝試問:“衛尉之意,童子申必有未儘之言。”

“然也。”何苗以己慮人:“王上與董太後,華室相見。唯童子申,侍臥榻之側。咫尺之間,焉能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