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9 再興五陵(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3852 字 3個月前

630shu ,最快更新劉備的日常最新章節!

太上皇詔命。除董姝,竇妙,太皇太後尊號,改尊“太後”。因居皇英殿,故共號“皇英太後”。董姝年長,為皇英右太後。竇妙年少,為皇英左太後。待九九重陽,禮聘入家門。

謂“米已成炊”,“木已成舟”,“覆水難收”。

隻需皇上,尚未與董姝,竇妙,成婚。便無所謂,“變禮易樂”。自無需君流十萬裡。太上皇帝,雖累召董姝,竇妙侍寢。此乃宮闈之私,皇上夜幸何人,又豈是臣下可指摘。

亦如驃騎大將軍張濟所言。隻需在婚期之前,皇上自食其言。下《罪己詔》,除為薊王時,所立婚書。再出太上皇帝命,以皇後之禮,聘娶董姝,竇妙,則萬事大吉。

料想,皇上人為,利落果決,愛恨分明。若有免罪之心,又豈會急於一時。正因皇上,有恥且格,故行自罪流刑也。

天下皆拭目。今貴為太上皇帝。劉備未改初心否?

至此。太上皇廷,與薊國署寺,漸行漸遠,上下脫離。皇上早有先言。凡為薊王時,所辟家臣。皆入太上皇廷。如左右國相,當尊左右太宰,執掌太上皇廷。

國中宿老,儒宗尊太師,王傅尊太傅,恩師盧少保,尊太保。如四少師等,雖尊位不變,然皆為太上九卿,尊“上卿”。

於是,皇上劉備,又在萬石之上,再置高秩:“萬石君”。

時下,凡一門有五人,為二千石官者,家中主父或主母,謂“萬石君”。如石奮及四子,皆官至二千石,景帝號為“萬石君(注1)”。另有嚴延年,兄弟五人皆有吏材,官至二千石,時稱其母為“萬石嚴嫗”。

據此可知。萬石君俸祿,乃五倍二千石。兩千石,月俸百二十斛,一歲凡得一千四百四十石。萬石君,月俸六百斛,一歲凡得七千二百石。

太上三公,太師、太傅、太保,皆尊“萬石君”。太上九卿,少師、少傅、少保、少宰、大宗伯、大司徒、大司馬、大司寇、大司空,皆食萬石俸。再加三食俸祿,萬石高俸,可想而知。

不急晉升。待遷都長安,在封賞群臣不遲。

亦如皇上所言。三年之中,太上皇廷,陸續遷往長安。當有數以百萬計,吏民同往。長安民眾,不足百萬,尚能安置。若再入百萬,恐無立錐之地。

擴建長安鬥城,乃出必然。

除此之外,薊王又傳詔京兆伊劉陶。再興五陵原。

五陵原,因五陵而得名。高祖九年(前198年),納郎中劉敬諫言,“徙齊諸田,楚昭、屈、景,燕、趙、韓、魏後,及豪桀名家居關中”,伺奉長陵。並建長陵邑,以居之。

其後,惠帝建安陵,景帝建陽陵,武帝建茂陵,昭帝建平陵之時,皆競相效尤,造安陵邑、陽陵邑、茂陵邑、平陵邑。取關東二千石官、高訾巨富及豪傑並兼家眷,悉徙陵邑守陵。

遂有五陵少年興。

兩漢之交,天下大亂。五陵殘破,陵人四散。今漢雖有修繕,然再無前漢氣象。太上皇帝定都長安。五陵當為衛(星)城。長陵、安陵邑、陽陵、茂陵、平陵,五邑足可納,百萬之眾。

薊國月起十萬樓台。增築長安,擴建五陵。三年足矣。

長安、碣石、甘泉等離宮,所置宮人,亦將陸續西遷。以待太上皇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