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北巡守望(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3375 字 3個月前

630shu ,最快更新劉備的日常最新章節!

先前,長城內外,多經盧龍塞,往來白檀互市。待薊國東擴,據大遼水西岸。築堤鎖水,築路營城。大小遼澤,圩田大成,變害為利。草原,水運大興,港津林立。

時下,自大遼水入海口之通遼港,經遼關港出塞,至扶餘、高車共築之南蘇港。千裡水道,皆可通行金烏船宮。南蘇港西行五百裡,高車又於烏侯秦水入饒樂水口,築饒樂港。此段航線,可通千石河船。又自饒樂港,換乘五百石船,沿枝津故瀆,廣輸塞上各處草場。漠南多得其利。

除大遼水外,薊國境內,另有諸水,可上溯塞北。互通有無,塞北漸歸王治。除青儲飼料,督亢粳米等諸多名產。無煙石炭,亦是北疆必備。數九寒冬,滴水成冰。草原部眾,多已築城定居。戶戶水暖水洗齊備。便是馬邑、牛牢,亦有石炭保溫。可禦酷寒來襲,亦助來年出欄。

可以預見。東胡各部,向化先成。彼時,漢境可北延萬裡之遙,直達極北冰原。

漠北乃嫡長子,立玄帝之處。更加皇上,君流在即。欲橫穿極北冰原,西通羅馬。故親來塞北,巡視草原航道。

時下漠南通漠北,需穿大漠。商隊通行受阻,不如繞行半道珠串,經蒼海郡北烏稽港登岸,再赴漠北。此行亦有大鮮卑山阻隔。商隊需南北繞行。頗多不便。待大淩港築畢,可經完水、難水穀道,迂回北海,郅居郡。節省過半。完水春夏水豐,可行萬石大舡。寒冬冰封,橇車不誤通行。奈何先前遠離漢土,未曾疏通。皇上已命將作寺,測量水情。沿途擇址,修築港津,督造城邑。其上遊弓盧水,迂回漠北。四海商船,若能今難水入完水、再入弓盧水。漠北都護府,興盛在望。

然畢竟橫亙帝國邊陲,久無人問津。山勢水情,究竟如何。尚不得而知。然隻需皇上,雄心不減,逢山開路,遇水填橋。天塹終變通途。

此番北巡,正因將作寺上報,欲造縱穿大漠之漕渠。

有頓遜海渠,珠玉在前。紅海橫渠,動工在即。再造大漠縱渠,亦在將作寺,能工巧匠,情理之中。紅海橫渠,需穿沙漠。硬質河床,乃是必然。話說上古先秦,便有毛遂治滏,命民夫和“紅膠泥”,將滏水河床,抹厚五尺,不留空隙。膠泥經驕陽暴曬,無需火烤,便堅硬如陶。正是硬質河床鼻祖。隻需掘沙土為渠,以“紅膠泥”墊底,取戈壁礫石築堤。縱貫大漠戈壁,連通漠北並漠南水係。如此,無需再繞行蒼海郡,便可通漠北都護。

大漠坦蕩如砥。縱有地勢參差,設船閘足可通行。

漕渠走向,正如前漢時,驃騎將軍霍去病征匈奴,出代、右北平千餘裡,“曆涉離侯、濟弓閭”。前漢弓閭水,後漢弓盧水。

換言之。將作寺,欲造漕渠,連通饒樂、弓盧二水。

左國令攜將作令上表。茲事體大,皇上遂親來一觀。話說,頓遜海渠築畢,紅海橫渠未開。唯恐能工巧匠,年華空耗。欲再興大建已繼之。

若能連通饒樂、弓盧二水,大漠將不分南北。於漠北都護府而言,其利之大,無可計數。然掘渠斜穿大漠,古往今來,聞所未聞。代價幾何,不得而知。終歸,要權衡利弊。

然正如將作令蘇伯所言。開鑿大漠漕渠,必易於頓遜海渠。

漠北諸水,即便北流,亦無妨。譬如容渠船閘,所通圭水,亦是北流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