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3 閤上鶆虎(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3708 字 3個月前

630shu ,最快更新劉備的日常最新章節!

稍後再看。

---------

一言蔽之,詩詞歌賦,無助安邦定國。

且皇上命題,亦考安國之策。何況強手如林。司馬懿、蔣琬、諸葛瑾,皆有“宰輔之姿”。故楊修未列三甲,亦在情理之中。

皇上先命中書令荀采製詔。又命宮人授朝服印綬。秩比二千石,至比千石,不一而足。待眾人更換朝服入內,百官三呼萬歲。

皇上遂開宮宴。

問殿試十二人,意欲何為。

蔣琬、諸葛瑾、楊修等,皆入帝廷。唯司馬懿,願入幕府。

皇上言善。指司馬言道:此子,當可與許子遠,分庭抗禮。

言驚四座。

黃口孺子,拔得頭籌。然尚未及冠,如何能比國之重臣。話說,時過境遷。昔許子遠效賈文和平羌連環計,所設神鬼奇謀,定國連環計。環環相扣,歎為觀止。街頭巷尾,書說不儘。隻可惜,無人並列,不入謀主。今皇上欽點,司馬懿。助許攸補缺,亦助司馬懿揚名也。

因二人同守南閤。且忠心護主,為皇廷鷹犬。智計百出,善用神鬼奇謀,深諳兵者詭道。故合稱“閤上鶆(lái)虎”。

鷹,鶆鳩。虎,塚虎。猛虎閣上來也。

比起,賈李和優、八分田沮、四才通達、東孝西直,及稍後,臥龍鳳雛。閤上鶆虎,戾氣逼人。才正應二人之真性情也。

“猛藥去屙,重典治亂”。此之謂也。

既各有所長,皇上遂命左右國相,量才適用。

初季秋闈,如期落幕。謂,“幾家歡笑,幾家愁”。榜上有名,不負十載寒窗。名落孫山,亦可來年再戰。

學優則仕,德才並舉。季漢三興,察科並舉。

何愁懷才不遇。

翌日,十二人考卷,張榜九龍門下,國人爭相目睹。國老注解,字字珠璣。皇上禦筆朱批,切中優異。除三甲,皆得比二千石出仕。餘下九人,亦為比千石守令。

皇命既出,北國震動。

話說,皇上選賢任能,有跡可循。若青年才俊,出仕為官,多為三百石令。太學博士,必授千石長令。二千石皆積功受封,或為後漢重臣轉投。如五尹十守,莫不如此。

然科考舉士,名列三甲者,竟授比二千石高官。達成二千及冠。皇上秋闈取士之心,可見一斑。北國求學之風,本就盛行。《季漢大典》,編撰過半,足可一用。先前,對五帝之學,及並《荀子》為五書,海內經學門派,各抒己見,不一褒貶。然,時至今日,蓋棺定論矣。

熙熙攘攘,利來利往;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聞”。魚躍龍門,雞犬升天。利大如斯。莘莘學子,何人得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