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6 周郎北顧(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3826 字 3個月前

630shu ,最快更新劉備的日常最新章節!

象林苑治,南榮城。

新任大行(治禮)右丞孫乾,與中書仆射蔡琰,同乘金烏船宮抵達。又於南榮城下,分道揚鑣。蔡琰逆入南榮大澤,奔赴扶南舊都,迎娶扶南女王柳氏。而孫乾卻車駕入城,宣太上皇帝詔,封賞南征扶餘有功。

門下署,改行人署。行人秩千石,亦為宮職。可大略以為,“行走太上帝廷之人”。行人之上,便是舍人,秩二千石。可大略以為,“舍內侍奉太上皇帝之人”。舍人之上,洗馬秩真二千石,門大夫秩中二千石,(左、中)庶子秩萬石,家丞、家令已省,不一而足。

行人之下,另設門下遊徼、門下循行。

門下遊徼,多為遊俠。門下循行,多出遊士。今皆食六百石高俸。

行人署,自大行令以降,掾、督(盜賊)、功曹、賊曹、主記、書佐、孝子、循行、議生、遊徼。林林總總,皆食高俸。門下本是皇上私臣。今改行人署,家國天下,公私兼顧也。

象林苑治,嶺南人物,齊聚一堂。

“擢升嶺南守史孫策,為嶺南長史,秩真二千石,銀印青綬,兼領帝廷舍人。”

“臣,孫策,奉詔謝恩。”孫策大喜下拜。前為守令,今為正令。焉能不喜。孫策與周瑜童年,論月而長,為兄。二千及冠,多少莘莘學子,夢寐以求。更何況又加太上帝廷舍人,三食君俸。普天之下,能有幾人。

“擢升嶺南守從事史周瑜,為豐州牧,秩中二千石,銀印青綬。兼領帝廷舍人。”

“臣,惶恐。”周瑜本以為,必為嶺南從事史,秩比二千石,足矣。不料竟拜豐州牧。焉能不誠惶誠恐。

大行右丞孫乾,早有準備:“主上言:‘朕聞,‘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公瑾略施小計,不戰而屈扶南之兵,功莫大焉。子曰:‘善哉,祁黃羊之論也!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祁黃羊可謂公矣。’此之謂也。’”

“臣,周瑜,奉詔。”周公瑾,不由淚目。孫策亦信服。此戰可謂兵不血刃。皆仰賴公瑾奇謀。

“加象林令董和,光祿大夫,兼嶺南從事史,秩比二千石,銀印青綬。”

“臣,董和,奉詔謝恩。”董和亦是,誠惶誠恐。董和宮職為行人。亦得三食高俸矣。遙想當年,黃巾逆亂,率族北遷。入四方館,升五重樓。出仕薊國,拜為六百石象林令。不出十載,已居二千石列。

大行右丞孫乾,又麵授皇上口諭:“嶺南為南州藩屏,幼宰,一身二用,勉之勉之。”言指兼顧嶺南都護府並象林苑之事。

“喏。”董和伏地領命。大丈夫,千金一諾,九死不悔。

至於平扶南將校,已錄軍功,皇上自有封賞。話說,輔漢大將軍營,擢升為無上將軍營。營中將校,皆升秩一等。此番南征,乃後補軍功也。

宣詔畢。

堂內有功之臣,皆喜氣洋洋。皇上門下,多為豪傑。孫乾又出儒宗十傑。行事豪爽,為眾人所敬。於是嶺南長史孫策,大擺筵席。既為慶功,亦為接風。

把酒言歡,其樂融融。

席間,孫乾言及扶南立州,七郡初分。周公瑾遂告知以扶南詳情。言南州稱“川”為“孟(猛)”。各聚山川穀地,又以所占川穀,為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