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5 大興長安(1 / 2)

劉備的日常 熏香如風 3915 字 3個月前

630shu ,最快更新劉備的日常最新章節!

雛鴉號,舟入北港。皇上車駕回宮。自有金烏屬吏,掌管雛鴉號不提。

如前所言。金烏船宮,亦屬離宮。無論出行與否,皆有屬吏常駐。季漢公船,大略如此。

洗漱更衣,登瑞麟閣理政。

居中所陳,正是將作寺所獻,長安擴城建模。

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既定三載遷都,前漢帝都長安城,勢必先行擴建。八百裡秦川,前後兩漢,苦心經營四百年。城池甚好,溝渠尚存。足納千萬爵民,同赴關中棲身。

“關中者,天下之脊,中原之龍首也。”居中守正,分封五帝。皇上遷都之舉,利國利民。

故長安鬥城,擴建無疑。

《管子·乘馬》:“凡立國都,非於大山之下,必於廣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溝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規矩,道路不必中準繩。”

長安鬥城,正循此例。

惠帝元年(前194年)春,正月,“城長安”。三年春,“發長安六百裡內,男女十四萬六千人,城長安,三十日罷”。同年六月,“發諸侯王列侯徒隸二萬人城長安”。五年春,正月,“複發長安六百裡內,男女十四萬五千人,城長安,三十日罷”。同年九月,“長安城成”。

長安城,“高三丈五尺,下闊一丈五尺,上闊九尺,雉高三阪,周回六十五裡”。

《史記·呂後本紀》載:“(惠帝)三年方築長安城,四年就半,五年、六年城就。”

長安築城,三載足以。

長安城,南倚龍首原,地勢高絕。漢家宮殿,拔地而起;城樓聳峙,高大雄偉。西牆緊臨潏(jué)水,東牆筆直南北,北牆順沿渭水,南牆迂回宮闈。地勢由南北傾,四牆圍壘長安城,因缺西北角,故後人言:“城南為南鬥形,北為北鬥形,至今人呼漢京城為鬥城是也。”

“八街九陌”長安城:“參塗夷庭,街衢相經,廛裡端直,甍(éng 屋脊)宇齊平。”

兩漢之交,毀於戰火。後漢又曆經重建。尤其自京兆尹劉陶赴任。曆年大建不斷。西京舊貌新顏。酒雄豪言,為新漢所築。言猶在耳,季漢三興。正因守土有功,故加太上九卿之大宗伯,以榮耀其身。

皇上竊以為。長樂、未央、明光諸宮。實過於闊氣。話說,皇上有意,將“北闕甲第”兩側,桂宮及北宮,二擇其一,立為無上將軍幕府。明光宮,則專為太上帝廷。

唯長樂、未央二宮,效北都玲瓏天宮,築九重寢宮。

鬥城聞名已久。且曆經前漢帝王,增築改造,已儘地利。唯於鬥城之外,再造新城,為爵民所居。將作寺所呈新城,號“六爻之城”。

位於龍首原以南,長安鬥城東南。以六條高阪為脊,析分街衢閭裡。正是稍後隋之大興城。彼時,見長安城破,隋文帝遂棄之不用,於鬥城東南,營建新都,定名大興。

今長安猶在。皇上已先開隋之大興城。薊人貴北。故太上帝廷皆遷長安舊都。東南新城,為爵民所居。待新城築畢,再順沿城牆,四麵合圍。南北二城相加,周回百裡,五倍長安。足納爵民,數以百萬。

帝廷居西北,頭枕龍首上原。爵民居東南,足踏六爻之地。高樓林立,八水繞行。季漢長安城,當冠絕天下。

“如何?”細看建模,皇上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