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第二十章 給呂雉直播劉盈之死 看你們……(1 / 2)

呂太後的召還詔書和皇帝劉盈的密信幾乎是同時抵達趙國。

收到詔書和密信的,正是趙國的國相周昌。

劉邦當初為了自己這寶貝兒子劉如意,也是煞費苦心。

一開始聽了戚夫人的話,擔心自己死後呂後會對他們母子不利,加上劉盈性子軟弱仁厚,完全不像他,遠不如劉如意活潑英朗酷肖自己,劉邦就動了易儲之心。

結果就被周昌罵了。

周昌是最早追隨劉邦起兵的部下,當初他與堂兄周苛一起在沛縣做卒吏,後來劉邦成為漢王,這些一直跟著他的老兄弟們也都加官進爵。而周苛為劉邦殿後守城時被項羽所擒,拒不投降還勸他們降漢,結果被項羽烹殺。

在滅楚之後,周昌和蕭何曹參一起受封,為汾陰候,官至禦史大夫,漢初沿用秦朝官製,禦史大夫與丞相太尉合成三公,可見去地位之高。

而周昌性情耿直,堅韌不拔,從劉邦到蕭何曹參都對他敬畏有加。

因為有一次周昌曾經進宮向劉邦稟奏政事時,正好看到劉邦抱著戚夫人,周昌轉頭就走。

結果劉邦追上去抓住他不說,還騎在他脖子上問他:“你把我當成什麼樣的君主了?”

周昌仰著脖子說:“今天陛下在我眼裡,就是夏桀商紂那樣的君主啊!”

劉邦聽了哈哈大笑,放他離開,然而更加忌憚周昌。(注1)

當劉邦提出要廢太子另立劉如意時,朝中大臣紛紛反對,尤其是周昌,當場與他爭執,寸步不讓。

周昌本身就有點口吃,說話很慢,一著急就容易說錯,盛怒之下,說道:“臣雖然說話口吃不清,沒什麼好口才,然而臣期期……期知道這事絕不可以。陛下想要廢太子,臣期期……決不奉詔!”這也是著名的成語“期期艾艾”的由來。

劉邦看著自己的老兄弟又怒又急說話都期期艾艾的模樣,隻能哈哈大笑著,暫時將這事放下,權當一場樂子。

而當時的呂後就在東廂聽到了朝堂上的爭執,等見到周昌時,當場就跪下拜謝道:“若是沒有你仗義執言,太子幾乎要被廢了。”

周昌並未居功,可這事卻被劉邦惦記上了。

當他傷重體弱,回到長安,最後想要再掙紮一次,換如意取代劉盈的太子之位時,卻看到張良為呂後出謀劃策,請出商山四皓來教導劉盈,陪著劉盈前來見他。

當初劉邦想請出商山四皓為官都沒成,卻看到這些名士大儒都站在了劉盈身邊,知道太子之勢已成,加上呂雉一家所掌握的兵權,他就算想換也換不掉了。

否則等他一死,那大漢必然分崩離析,以戚夫人的手段和年幼的劉如意,根本不是呂雉的對手。

嗯,他從未想過劉盈會對如意下手。

就這兒子的性情手段,就算把刀放在他手裡,他也不忍對兄弟下手。

大漢雖已一統天下,可外有匈奴,內有諸侯王虎視眈眈,當初為了削弱諸侯勢力,朝中政務皆托付於蕭何和呂後,天下人皆知劉邦因漢初三傑成就大業,卻不知這三傑身後,其實還有呂雉的身影。

看到商山四皓的時候,劉邦就知道,就連蕭何張良周昌這樣的老人都站在太子那邊,若是他一意孤行,等他死後,劉如意根本保不住帝位。

倒不如給他選個好地方,讓他做一世富貴無憂的逍遙王。

當然,還得給他選個好國相,既能夠治國安邦,又能夠扛得住呂後的壓力。

於是,周昌就被劉邦給坑去了趙國給劉如意做國相。

劉如意這會兒才十來歲,趙國的一應事務,皆有國相處置,這也是劉邦懇求周昌就職的條件之一。

畢竟,從三公之一的禦史大夫,到諸侯國的國相,等於是給周昌降級不說,還是去侍奉劉如意這個被劉邦和戚夫人寵得任性張揚的小皇子,幾乎等於跟呂後為敵。

這種燙手山芋+死亡任務,也隻有周昌這種頭鐵的老臣才敢接下來。

一般人,怕是寧可辭職不乾,也不願接手這種替前任皇帝給現任皇太後和皇帝添堵的事。

哦,周昌看了眼劉盈的密信,老懷安慰。

還好,皇帝沒覺得是添堵,還千叮萬囑讓他不要將弟弟送回長安。

就讓周昌又是欣慰於皇帝的善良仁慈心軟,又是恨鐵不成鋼覺得皇帝不光心軟還骨頭軟,既已登基為帝,便是天下之主,理應一言九鼎,又何必懼怕太後,隻敢偷偷摸摸寫密信來讓他保護弟弟?

身為皇帝,難道不該你自己說了算嗎?

周昌連劉邦都照罵不誤,自然也不會聽從呂後的懿旨,加上還有劉盈的密信撐腰,便毫不客氣地回信給呂後,拒絕送趙王回長安。

“趙王年幼體弱,如今身懷有恙,不便遠行。”(注3)

呂雉連續下了三道詔書,派使者去召回趙王,都被周昌拒絕,頓時就氣笑了。

“好,既然周昌說趙王有疾,不便遠行,那就讓周昌回來述職吧!”

周昌無奈,隻能自己返回長安。

呂雉立刻召周昌進宮,問道:“汾陰候本為禦史大夫,主掌大漢律法,卻因先帝一己之私,屈膝替一小兒做事,難道不覺得委屈嗎?”

周昌苦笑:“先帝待臣不薄,君要臣死,臣亦當以死報之,何況侍奉趙王,亦為臣子,並無區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