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蘇州往寧波去,要先南下取道杭州再向東。杭州西溪書院的院長秦宇是林老太傅最喜歡的學生,是看著林如海出生長大的,與林如海的關係也十分的親厚,林老太傅去世這麼些年來也一直沒有斷了書信,每年也都堅持互送年禮,兩家是當成了親戚在走動的。這次途徑杭州,又正值新,林如海打算在杭州停留一,帶著妻兒去拜訪這位久未謀麵的師兄。
秦宇雖不喜官場上的爾虞我詐,但是卻是個有大智慧之人。當年他二十二歲就考中了狀元,皇上對他極為賞識,三十歲就官拜正三品戶部侍郎,皇上親征西北的最後那幾年,多虧了秦宇籌措錢糧,不然皇上還真支撐不到戰爭勝利。二十年前因不滿皇上在西北大戰之後仍要南巡,讓本就虧空巨大的國庫雪上加霜,在多次進言未果後辭官回了家鄉杭州,在杭州西郊一處清雅之地建了一個書院,也就是如今的西溪書院。
二十年間,因著他的名聲和治學嚴謹的態度,慕名到書院求學的學子是絡繹不絕。但是,秦宇對書院收學生的條件定的極為苛刻年齡超過十八歲沒有考過童生者不收,品行不端者不收,有不良嗜好者不收,有惡疾者不收,未經過書院入學考核者不收秦宇這麼多年來從沒有因為人關係而放寬過收學生的標準,所以每年能進入西溪書院求學的學子隻是鳳毛麟角,說是百裡挑一也不為過。在秦宇心中,他是要培養最精英的人才才建立這個西溪書院的,並非是為了沽名釣譽或是賺取金銀,所以他誰的麵子也不看,隻挑選那些符合標準的學生。
當然,秦宇為了這些精挑細選出來的學生也是煞費苦心,不僅親自出馬請來了江南一帶最富盛名的幾位大儒,還網絡了幾位江湖上赫赫有名的高手,把西溪書院的學生打造成了文武雙全的才子。二十年間,從西溪書院走出了二名文狀元,一位武狀元,有二十名學子考中了進士,這些考中進士的學子有些入朝為官,有些則是回到了西溪書院任教。如今坊間有一個說法,那就是隻要入了西溪書院就一定能考中功名,最低也是個秀才,就是考中舉人、進士幾率也比其他書院要高出許多。西溪書院在江南一帶已經成為了首屈一指的書院,秦宇的聲望也隱隱在甄應嘉之上了。甄應嘉和秦宇之間並無交集,他雖不服秦宇,但是秦宇辭官後一心向學,從不插足政事,又有眾多的文人學子們擁護,故此,甄應嘉也從不跟秦宇正麵對上,以免給自己招惹麻煩。
林如海提前派人去秦宇的府上遞上了拜帖,等到林如海一行的馬車到達杭州北城門的時候,秦宇竟然帶著自家的三個兒子和幾個成年的孫子在北城門外迎接他們。
見到那奢華的六架大馬車緩緩停在了城門口,秦宇就帶著兒孫們上前行禮。
“草民秦宇攜兒孫們拜見慧郡主下,拜見”
“師兄這是在做什麼快快起來咱們自己人,怎可做如此陣仗,若早知師兄如此,師弟我便不來探望了”林如海在秦宇給他行禮之前迅速下車一把拉起了秦宇,眼中帶著滿滿的不悅。
秦宇看著眼前這位俊美無暇又氣宇軒昂的青年,不想起多年前在自己老師的家中,那個淘氣經常被老師罰的小男童,忍不住老淚縱橫。
“師弟如今都長成大人了,如此年輕,能有如今的成就,老師若是還在,也會欣慰的”
林如海見秦宇已非自己記憶中那個翩翩佳公子,花白的頭發,滿麵的皺紋都訴說著歲月的無。
“師兄多年未見了,師兄蒼老了許多啊”
“師弟都成家立業,有妻有子了,師兄能不老嗎這時間可真快,一眨眼間,原先調皮搗蛋的小童,成了頂天立地的好男兒,好好呀”秦宇一邊拭淚,一邊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