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名親隨早在樊老將軍派駐榆林時,就跟著一起來了,不但對榆林很熟,就連榆林附近的地方也很熟悉。
有他幫忙,阿治很快就查清了那五家人的底細。這五戶人家都在榆林住了至少三代,沒有一家是從京城遷來的。
也就是說,這五家人和藍師傅沒有關係。
阿治不死心,又去榆林的胭脂鋪子裡打聽。
他在西安是開胭脂鋪子的,自是很快就和那些鋪子裡的夥計搭上話了。
陝西有很多小鋪子裡賣的胭脂水粉,都是從榆林進貨,因此阿治雖是西安來的,那些鋪子裡的夥計並沒有起疑,還以為他也是來打探行情的。
其中有個三十多歲的夥計,已經在這一行做了十幾年,阿治和他很是聊得來,得知他愛喝幾杯,阿治便等到鋪子打烊後,就約了他在鋪子旁邊的小酒館裡喝酒。
幾杯小酒下肚,兩人都打開了話匣子。
阿治說:“不瞞老哥你說啊,我這次來榆林就是想探探路子,我爹存了點錢,要拿出來給我當本錢。我上一個東家曾經說過,早在十多年前,他來榆林進貨,有一家的香粉做得極好,那家的師傅帶著一個老仆,好像是姓藍,老哥你認得不?”
那夥計喝了口酒,聞言想了想,道:“姓藍的不多,如果有這麼一個人我一定記得,可我想不起來了。不過你說的擅做香粉的倒有一個,不過不是姓藍,而是姓齊,就是咱們大齊這個齊。”
“姓齊的?他現在是自己乾了,還是在哪家鋪子裡了?”阿治問道。
夥計搖搖頭,道:“你算是問對人了,除了我,恐怕沒有人知道這個人了。十多年前,他來過我們鋪子,就和你說的那位一樣,帶著一名老仆,當時鋪子裡還是老東家在管著,那位齊師傅拿出一盒香粉,就是他做的,老東家是識貨的,二話不說就把他們主仆留在了鋪子裡,還許下了五兩銀子一個月薪水。可是誰也沒有想到,他在我們鋪子裡隻做了十幾天,就忽然不見了,為了這事,老東家沒少生氣。”
後來老東家病故,換成了老東家的兒子,鋪子裡的人也陸陸續續換了一批又一批,如今留下的老人兒,隻有這位夥計了,正如他所說,還記得這位齊師傅的,也隻有他了。
阿治大喜,便掏出那幅畫來給夥計看,夥計眯著眼睛仔細端詳,道:“有點像,不過齊師傅更清秀斯文一些,我那時候年紀小,也沒見過世麵,我記得齊師傅走後,老東家曾經說過,像這種一看就沒吃過苦的小哥兒,就是好高鶩遠,以為誰都能給他五兩銀子的工錢嗎?他離了這裡怕是找不到下家了。老東家能識人,他一定是看出什麼來了。”
沒吃過苦的?
阿治皺起眉頭,雖說做胭脂水粉不像是做木匠活那般辛苦,可但凡是手藝人,想要學成一身真本事,就沒有不吃苦的。胭脂水粉這一行,都是先從舀磨開始的,從小學徒到師傅,有天份的五六年,沒天份的十幾年,若說沒有吃過苦頭,那是不可能的。
“你們老東家怎麼看出來的?你還記得嗎?”阿治問道。
夥計已經有了幾分醉意,嘴裡的話便更是說得痛快。
他笑道:“當時聽老東家一說我就想起來了,那位齊師傅手上連繭子都沒有,對了,他的大拇指上有個印子,一看就是戴扳指留下的,像咱們這些整日勞碌的,誰會在手上戴扳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