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 yours》在Billboard排行榜登頂的新聞在微博、推特、微信以及各大新聞平台鋪天蓋地而來。
“《I'm yours》位居Billboard榜首”
“《I'm yours》,陳敏昊隨意的創作,開創音樂曆史”
“前無古人,華夏歌手的歌曲在Billboard登頂”
陳敏昊早晨一邊吃早飯,一邊刷著手機。
導演傑西卡看到陳敏昊之後,非常熱情地上來和他招呼。
傑西卡第一次聽到《I'm yours》這首歌的時候就知道這首歌一定會火,但是她萬萬沒有想到,《I'm yours》這首歌會火到這種程度。
《I'm yours》的爆紅,肯定會進一步帶動觀眾對《愛在黎明破曉前》的討論和期待。
她之前感覺《愛在黎明破曉前》票房的票房肯定過不了五千萬,但現在感覺五千萬也不是特彆難的事情。
她的內心現在有點矛盾。
一方麵,自己執導的電影要爆紅了,有些驚喜。另一方麵,感覺之前的對賭協議簽的有點吃虧了。
但稍微冷靜一下後,內心都是壓力。
我總不能讓聽完《I'm yours》這首歌,決定來看電影的人失望,對吧?
當天的拍攝現場。
“卡,這個鏡頭重來一下。”
“拿著咖啡杯的那位群演,你不要盯著主角啊,記住你現在扮演的是一個路人。”
“卡,重來。”
“卡,這個鏡頭再來一遍。”
整個劇組的人都驚訝地發現,原本的嚴格的導演,現在變得更加吹毛求疵了。
就在整個劇組一次次重來的時候,陳敏昊的一位粉絲在豆瓣上發了一個帖子,配圖是《I'm yours》位居Billboard第一的截圖,配文是:
陳敏昊目前是華夏音樂樂壇的天王,大家認同嗎?
雖然豆瓣給人的感覺是歲月靜好,清新文藝,但是豆瓣的幾個娛樂小組是明星粉絲群雄逐鹿、各方混戰的場所,熱度非常高,不少微博和微信上的營銷號,都會從豆瓣上搬運新聞和八卦。
這個帖子發出後,立馬引起了熱議。
陳敏昊的粉絲紛紛表示讚同。
“必須的呀。”
“這個問題還需要討論嗎?”
“必須是,一定是。”
隨後,路人也開始加入討論,大部分路人也基本是讚同的,但也有個彆路人提出了異議:
“《I'm yours》位居Billboard第一,確實厲害。但陳敏昊太年輕了,他才發過一張專輯,感覺還算不上天王。”
陳敏昊的粉絲立馬回複:“陳敏昊雖然隻發了一張專輯,但是他很多歌曲都是以單曲的形式發行的。而且退一步來說,隻發了一張專輯,就能做到歌曲位居Billboard第一。這不是正說明他牛逼嗎?”
“所以呢?陳敏昊是天王與他發專輯數量有什麼關係?發專輯多,就一定牛逼嗎?”
.........
抨擊的粉絲實在太多了,這位路人最後刪掉了自己的反對意見。
這個帖子回複的人越來越多,絕大部分人都認同陳敏昊是華語音樂樂壇的天王地位。
最後,這個帖子被搬運到微博和微信。
又引發了一輪新的討論。
大部分網友讚同的同時,又有一些“杠精”提出了異議。
“《I'm yours》是英文歌曲,陳敏昊怎麼能算華夏音樂樂壇的天王呢?”
不用說陳敏昊的粉絲了,就連路人都看不下去了:“不會吧,不會吧,不會有人真的沒有聽過《成都》、《離人》、《千裡之外》、《煙花易冷》吧。”
杠精終究是少數,大部分營銷號和公眾號都開始用華語音樂樂壇的天王的稱號來稱呼陳敏昊。
陳敏昊看到這些新聞稿後開心的笑了,離自己的目標有近了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