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第 141 章(1 / 2)

衛蘇擺擺手, 示意他不必多禮。

齊逞有些汗顏道:“早就聽說過衛先生的大名,沒想到今日得見,實在是幸運至極啊。先生您不知道, 我當初也在潁陽城待過, 仰慕先生大名。後來還專程去旁聽過先生的講授, 獲益良多, 隻恨自己沒能進入學宮中, 真正成為先生的學生, 接受先生的教誨。”

他就知道先生並非凡人,他也實在沒能想到, 衛蘇會來到秦國並且短短時間內就被秦王拜為相國。難怪世人皆拿衛蘇與前朝賢相張楚相提並論,在他看來, 衛蘇當得。

原來如此,衛蘇點頭, 奇怪的問道:“你怎麼來到秦國的?”

齊逞似乎有些難以啟齒,笑了笑道:“此事說來話長啊。”

當年他在潁陽城,本是想找機會進入學宮中的,奈何學問不及,沒能進學宮。後來聽說王子湛招攬門客, 便留了心, 他找上門去與王子湛相談過兩次, 相談甚歡。

他本來是打算去做王子湛的門客, 輔佐秦王的,隻是後來家中有事,陰差陽錯錯過時機。等他處理好家中事務再找過去之際, 王子湛已經回了秦國。

當初他的那些友人, 也早就走的走, 散的散。他一個人便也起了周遊列國的心思,隻是他到處看過,始終沒有自己合適自己的地方。就這樣一直鬱鬱不得誌,後來便聽到王子湛繼位為秦王的消息,這才想起來當初王子湛的理想抱負與他甚為相和。他如今一事無成,何不就去秦國尋找機會?又想起當初與友人的約定,索性便義無反顧的來到了秦國。

秦王湛繼位以來,一直對於人才十分留意。這幾年但凡是有想法有抱負的讀書人,都能得到任用,他來秦以後,得人推薦,從底層一步步做起,倒也得了個一縣官長之職。他本著初心,兢兢業業為百姓做事,所幸轄內百姓日子也越來越好。雖然也不全是他一個人的功勞,但是他心中還是有成就感的。

聽他說完經曆,衛蘇笑了,“之前你的經曆也沒白費。我一向主張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你遊曆列國,途中所見所聞,便是你一輩子最寶貴的財富。”

衛蘇這話讓齊逞寬解了不少。拱手道:“先生之言有理,多謝先生一番話語,讓學生如醍醐灌頂,學生明白了。”

衛蘇點點頭,說起來此地的目的,“我來主要是想了解朝堂之上頒發下來的政令,作為地方可有落實,或者說朝堂政令可有什麼為難之處?”

“這?先生說的是?”齊逞不明其意。不知道衛蘇說得是哪一樁。

衛蘇笑道:“之前大王下達王令,凡十六以上,六十以下男子農閒訓練之事,齊大人可有安排?”

齊逞明白過來,鬆了一口氣,說起正事來他當然不敢怠慢,忙點頭道:“此地位於王都附近,因此朝堂的政令一下來,我們這裡都會第一時間接收到。此時學生已經頒發了告示下去了,還專門安排了官差去鄉裡一條一條逐字逐句的解釋清楚。”

“哦?”衛蘇詫異。

齊逞以為衛蘇不明他的意思,不好意思的笑著解釋道:“這個,官衙頒發下去的告示,很多的鄉民都不懂。以前都是請各鄉紳耆老前來官衙,讓他們知道政令告示,回去後再告知百姓。可是這樣也有弊端,一來怕鄉紳耆老無法理解,回去後更是說不清楚造成民不知令。二來,很多鄉民對於政令這些根本就不重視,認為這都是官員之事,與他們無關。所以學生走訪以後發現這個問題,便做出了一些改變。”

說到這裡他頓了一頓,看了一眼衛蘇,見他聚精會神的聽他所言。便放下心來繼續說道:“於是,除了讓鄉紳耆老告知與民,我還派出衙門官差,到鄉裡去,親自給百姓們解說清楚,讓他們真正能了解朝堂的政令。”

衛蘇手指輕輕敲打著桌麵,沒有開口說話,似乎在思考著什麼。

“先生可以放心,關於訓練之事,蘭蕪縣之內的百姓都已經一清二楚。已經有鄉民開始編伍,隻等著農忙一過,就開始著手組織人手訓練。”

衛蘇聽得十分滿意,齊逞能真心實意為百姓著想,這點是衛蘇最為欣賞的。現在的很多官員,總是帶著高人一等的姿態,不能融入到百姓中,不了解百姓的意願,這樣的人又如何能真正為百姓做實事?

“那麼百姓可對此政令有怨言?”衛蘇傾身問道。這是他最為關心的問題。

齊逞搖搖頭,“這倒沒有聽說。”

如果真有什麼怨言,下麵的小吏也會跟他反饋的。他也不至於不知道。

不過想來也不可能有什麼怨言。他還特意問過的,這條政令一下,百姓們可都高興無比。農閒之時本就無所事事,讓他們操練也無甚緊要。最重要的是,朝廷還有補償,但凡操練之人還能有糧有肉管飽,單單是這樣,就能讓大多數的百姓趨之若鶩了。

“也好,今日我主要下來體察民情,還是要走訪一番的。不知齊大人是否願意與我同行?”衛蘇詢問道。

“求之不得。”齊逞欣然同意。衛蘇要調查民情,他於心無愧,當然願意了。當即換下官服與衛蘇一道同行。

有齊逞這個向導,一路倒也不無聊,齊逞說了一些地方上的事,衛蘇都饒有興致的聽著。不時也會詢問上兩句,說說自己的看法。

齊逞從衛蘇的話中也得到了一些不錯的見解和建議,往往都是一針見血。齊逞聽得連連點頭,不由得暗暗記下來,方便以後遇到同樣的問題,能夠借鑒。

對於齊逞的態度,衛蘇十分欣賞,他也是聽說了齊逞為官的口碑不錯,這才找上門來。像其他的郡縣,他也就是在百姓中間暗地裡調查,根本就沒有驚動官府。

蘭蕪縣東陽村村頭的一顆槐樹下,一大群人都擠在樹下,圍著中間一個官差小吏,似乎在聽他說些什麼。

等到小吏說完了,人們議論紛紛,交頭接耳起來。

那小吏也不著急,他說了半天,早就口乾舌燥起來。這時人群中有人送過來一葫蘆瓢的涼水,“趙小哥,說渴了吧?來來來,先喝點水。”

小吏臉上笑開了花,道了聲謝才接過來,“還是周大伯最體諒人,這麼半天,總算是喝上一口水了。”

這要換做以前,身為官差的小吏豈會與百姓混做一堆?因為每每官差一下來就是催收稅收,或者服勞役。百姓一見到他們便如同見鬼一般,躲都躲不及,又哪裡會主動聽他說話,還送上水來。

現在齊大人上任以來,每每有什麼官府告令,都會派他們走訪鄉裡,給百姓解說個清楚明白。時間一長,自然也就混了個眼熟。

一開始百姓還以為是來催債的,哪裡知道這次不一樣。這些官差個個都和顏悅色,隻是宣布了縣令大人的告示,然後什麼都沒做就走了。眾人都詫異,這是怎麼了?他們什麼時候轉性子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