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死誌(1 / 2)

朱雄英不知,朱元璋並無意追問,隻叮囑朱雄英好好治治北元使臣,朱元璋也就沒有彆的吩咐。

不過太子卻道:“至兒和湯三的婚期。”

是的,既然常氏點頭,馬皇後也同意,朱至和湯顯的婚期自然得要定下來。

“欽天監已經選了幾個日子。”太子接過話,同時從袖中拿出一張紙遞到朱元璋麵前。

朱元璋接過看了看,最終抬頭問起太子,“你看中哪個日子?”

太子頓了半響,最終道:“至兒的意思宜早不宜遲,兒臣也覺得並無不可。”

“咱們至兒是不是太小了?”朱元璋微擰眉頭,心裡擔心的何意,想必太子是明白的。

“先成親,待至兒十八後再圓房。”朱雄英已然接過話,引得朱元璋和太子都側目以對。

朱元璋先回過頭問起太子,“這些事你們都教了?”

太子搖頭,有些事朱元璋是什麼時候讓人教太子的莫不是自己忘了?

有樣學樣的太子怎麼可能過早跟朱雄英聊起這些成婚才需要知道的事。

立時間兩雙眼睛瞅著朱雄英,無一不在無聲詢問,朱雄英怎麼知道這些事的?

這一刻朱雄英才意識到,好像一小心他把自己賣了?

麵對兩雙目不轉睛盯著他的眼睛,不知怎麼的,朱雄英不由打了一個寒顫,本能想要後退。

“誰教壞的你?”朱元璋等不到答案,行,他自己問。

朱雄英突然意識到,啊,一個不小心他把自己坑了對吧?

猶豫著該怎麼答時,太子半眯起眼睛問:“至兒?”

朱元璋!!!

兒子在說什麼,他是在說笑嗎?

結果讓朱元璋更意外的是,朱雄英頓了半響卻是點了點頭,再點頭。

朱元璋!!!

“至兒怎麼說的?”終是太子穩住,繼續提出問題,既然都把話說出口了,沒有道理不繼續說道說道。

對此,朱雄英猶豫的。畢竟好些話難以啟齒。

“你有什麼可怕的?這些事早晚你都要知道,不然將來你什麼都不懂,你怎麼......”可憐的朱元璋一看朱雄英不知如何啟齒的反應,才意識到好像真沒辦法細說,他是不是應該考慮考慮換一個方式?

求救的眼神落在太子身上,朱元璋當初也沒有跟太子細聊這個話題,而是讓彆人去聊的。眼下,不如讓太子私下和朱雄英聊?

太子反而相對落落大方,與朱雄英道:“聖人有雲,色之,食之,性也。沒有什麼不好啟齒的。你莫被那些斷章取義的人教得固步自封,卻連人性都丟儘的人,我可不希望教出這樣的傻兒子。至兒是讓孫商枝跟你說的,還是何柳?”

要不說太子其實才是最了解朱至的那個人呢,聽聽太子的話,太子是馬上猜到朱至對有些事也是一知半解,真要是想給朱雄英教授這些知識,肯定得請專業人士出麵。

朱至身邊有人,尤其是最能從根本上解釋的人。

朱雄英抬頭看向太子,也是沒有想到太子的反應竟然是這樣,完全覺得這事可以聊對吧。

朱元璋也是意外,怎麼覺得太子比他還大方。這種事是可以大方的嗎?

不過,朱元璋彆管心裡怎麼想,必須是支持兒子的,他們家以後就是太子說了算,誰也不許無視太子。

“至兒說,人的身體不到一定年紀其實沒有長好,孫醫女和何太醫也是這樣說的,因而叮囑我不可操之過急,須得靜心養性到了年紀才好......在此之前,就算成了親,也要保持距離。”縱然太子再大方,並不代表朱雄英可以一樣那麼大方。好在有些話就算沒有說出口,大家都知道什麼意思,那就挺好!

朱元璋明顯一愣,“要是過早呢?”

不怪朱元璋有此一問,在一般的記憶裡,都是早生早育,越早越好。

“傷身。”朱雄英答之,隨之道:“至兒這些年讓何太醫收集了不少早育的人,發現夭折的孩子特彆多。而且十八歲過後生育的女子死亡的現象要少得多。反倒是十三四歲嫁人生子的女子,多數早逝。”

沒辦法,朱至做事向來周全,何柳既然跟著她出門,沒有道理她不讓他閒來多辦點事,比如這早婚早育對人身體的影響,以及壽命。

朱元璋本來想說朱至莫不是亂說的,結果還有例子?

“我怎麼覺得至兒早就等著了?”朱元璋第一時間道破心中的感覺,朱雄英不得不幫著朱至解釋一二道:“皇爺爺,至兒是有心人,她做什麼事都隻是想讓大明更好。”

對此朱元璋就不得不說了,“我什麼時候懷疑過至兒的用心?”

這也是實話。

朱元璋知道朱至想讓大明更好,為此不惜多方謀劃。

好些事其實朱元璋根本想不到,朱至都早早準備好了。

朱雄英一聽朱元璋沒有怪罪的意思,心下鬆一口氣。

“他們找了多少人證明?”朱元璋末了不忘問上一句。

朱雄英自知朱元璋問的是什麼,趕緊接上話道:“自北平而起,直到回應天,好幾萬人。”

要用事實證明,自然要多多益善。

在多數人的證明下,才能夠坐實事實。

朱元璋看向太子道:“你看看,你看看至兒。你說咱們是不是自小就被這孩子騙了?她怕是早就打定某些主意了,就等著我們上鉤。”

太子一笑道:“謀定而後動,知止而有得。都是父皇教得好。”

對的,在太子看來,不管是朱雄英或是朱至,他們能長得這般好,事事出彩,朱元璋功不可沒。

果然,朱元璋聽了這話立刻笑了,驕傲的昂起頭道:“那是自然。”

朱雄英對此一笑,朱元璋其實是很喜歡看到他們表現出色的。

“啊,讓至兒把這些年出門得的東西全都給我送一份。”高興歸高興,不過朱元璋必須在跟朱至討討東西。

“所有的東西?”朱雄英聽出朱元璋話外之意,不甚確定的問。

朱元璋肯定點頭道:“對,所有東西。一樣樣讓她整理好了,彆管是跟大明有沒有關係的,都給我送過來。”

要求有點高了是吧。朱雄英就得幫忙問上一句了,“要是至兒自己都沒整理好的呢?”

啊,朱元璋多少還是講點理的,不能把朱至往死巷子裡趕。

“什麼時候她整理出來就讓她什麼時候給我送過來。”朱元璋如是接話,朱雄英立刻鬆一口氣。

然而朱元璋卻微側過頭道:“我怎麼覺得這能讓至兒鑽空子?”

一片靜默,確實是可以。但是朱元璋有辦法嗎?

沒有整理出來的,確定能送到朱元璋手裡?

“傷身的事不能做,不管是你還是至兒。你們可是大明的未來,彆貪一響之歡,最後把自己傷了。”朱元璋顯得有些憂心的叮囑朱雄英一句,生怕朱雄英被人迷惑了。

話音剛落下,朱雄英感受到太子落在她他身上那警告的目光。

啊,對,太子可是知道朱雄英的盤算。

“爺爺放心,孫兒明白來日方長的道理。”朱雄英又不傻,至於連這點都忍不住?

若是連這點都等不到,或是控製不住自己,那才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話。

太子相對滿意兒子回答,不過,太子得言歸正傳,“湯家那裡?”

“我跟你伯父說。”朱元璋毫不猶豫的將事情攬過來,怎麼說親事是他們兩個定下來的,就算要聊,肯定也是要跟信國公聊,畢竟湯家上下除了信國公,朱元璋也不需要跟誰交代!

太子繼續道:“婚期?”

“按你說的。咱們至兒巴不得把人生大事解決了,日後便無後顧之憂,挺好的,想得通透。我們當長輩的既要用人,就得利落的幫她解決問題。正好,我讓欽天監也選了你登基的日子,一個月後,五月二十六日,你登基,半個月後,六月十一,至兒出嫁,甚好。”朱元璋算著日子,越算心裡越是高興,喜上眉梢。

聽著登基兩個字,太子終是喚道:“父皇。”

“三請三辭的戲碼完成了,接下來就彆再揪著同樣的話題不放。就這麼定了。正好,北元來人了,咱們也該給他們準備準備,也讓北元的人知道我們的大明如何上下一心。”朱元璋拍板定下此事,不容任何人再道其他意見。

太子縱然是有千言萬語,最終也拿了朱元璋沒有半點辦法,唯有乖乖的配合。

可是,於朱雄英來說,自家皇爺爺是真要退位,讓他爹登基了?

饒是跟著太子退出去,朱雄英沒能忍住問,“爹,爺爺是不是太急了?”

太子擰著眉頭,他能勸的話早就勸過了,朱元璋聽不進去他能怎麼辦。

“辦好你的事。”太子叮囑朱雄英,他們大人的事就不勞朱雄英操心了,先把自己份內的事做好吧。

“北元要是知道爺爺退位,您登基,他們要是能按捺得住才怪。所以,怪不得爺爺想趁早讓至兒成親。”朱雄英乖乖應著是,卻又分析起眼前的局勢,很是以為朱元璋怕是早算計好一切。怪不得會答應北元入應天。

太子眼中閃過一些迷茫,隨後化作堅定道:“北元,他們敢來,隻管放馬過來。”

顯然對於一直想再奪江山的北元,太子也是頗為不滿的,早就想好好的收拾他們了。

可是大明朝剛剛一統,天下不定,百廢待興,比起和北元一決高下,還是將更多的心力放在建設大明朝上更好。

這些年,大明朝就算沒有完全緩過來,緩得好多了,故而此時的北元若是以為自己得了好機會對大明動手,他們不來也就罷了,但凡敢來,必讓他們有來無回。

相較於大明朝幾乎達成共識的等著北元動手,北元使臣們連見都見不到朱雄英,心裡也是急得不行。

多種辦法都試過後,依然是行不通,終於有人想起秦王妃了。

反躬自問,秦王妃是恨北元的。哪怕那是自己的國,自己願意為之付出所有的國,當她絞儘腦汁在大明想為北元爭取更多的利,打聽更多消息,隻為讓北元可以卷土重來,可他們卻視自己為叛徒,更有甚者不惜殺她以振軍心。

憑什麼他們要這樣的待她,明明她一片忠心,明明這麼多年以來,她真真切切為北元謀劃,不過是因為她中了旁人的算計,以至於也讓北元陷入僵局。難道他們覺得秦王妃不羞愧?

多少回秦王妃也曾想過,或許她該以死謝罪,若不是她的消息有誤,怎麼會讓北元損失慘重?

正是因為這樣的種種,秦王妃卻更想能夠有機會挽回北元遭受的損失。

秦王妃從來都堅信一點,從哪裡摔倒就從哪裡爬起來,隻要她還有一口氣在,她一定會做到,也一定能夠做好。

可秦王妃有這個自信,並不代表北元上下願意給她一個機會。

“怎麼?你們還記得我?”秦王妃回想曾經的種種,雖然見了北元使臣,可心如死灰的人麵對故鄉的來人,她既覺得熟悉又陌生。但,有些話卻控製不住的脫口而出。

“郡主說的哪裡話,北元上下無人不記得郡主是為我北元而嫁入大明。”為首的一個身著蒙古服飾的男人,麵帶笑容的迎向秦王妃,隻為了表明他們對秦王妃的惦記。

“是嗎?我記得多年前在北元,大明要送我歸北元,當時有人不顧一切的來殺我。”秦王妃自己親自經曆的一切,難道有誰以為她會忘得一乾二淨了?

果不其然,聽著秦王妃的話,前來的北元人都麵色一僵。

真真是過不去的坎啊!

他們要不是也記得這件事,怎麼可能進了北元多日都不來找秦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