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01-35(1 / 2)

第35章:晉-江文學城獨家發表

長安。

裴矩這日休沐, 便在府裡悠閒一日。

這時有人來報:“大人, 晉王殿下來了!”

裴矩微微皺眉:“晉王?”他來做什麼?“快請!”

晉王就是如今的隋帝楊堅次子楊廣。

裴矩本以為要等個好幾年楊堅才能起兵謀反成為一國之君, 沒想到宇文邕死得早,他兒子宇文贇是個徹底沉迷酒色的昏君,為了能更好的在後宮廝混不理朝政, 宇文贇想出了個騷操作——傳位給自己才六歲的兒子宇文闡,他自己則是做逍遙太上皇。

不過可惜他這太上皇沒做多久,年僅二十二歲就死了。留下年幼的皇帝宇文闡還不是任憑楊堅拿捏?

本來支持楊堅找到好時機就起兵造反的裴矩也建議楊堅威逼宇文闡禪位,這樣有個名正言順的遮羞布, 更有利於楊堅統治這個國家。

若是楊堅直接造反,那他即使成功也要背上竊國賊的名頭,那些自詡是北周忠臣的人自然要不停的給楊堅找麻煩。可若是被宇文闡禪讓, 哪怕誰都心裡清楚這禪讓的貓膩, 但楊堅卻是不必背上竊國賊的名聲, 反而還能順利接收北周舊臣。

如今楊堅已經登基為帝,取北周而代之,建立大隋。

開皇元年,楊堅長子楊勇,原本的世子順理成章的被立為太子,而次子楊廣,即被封為晉王。

裴矩這個跟隨楊堅多年的能臣自然也升官了, 楊堅升他做了給事郎, 主管內史省事務, 代理內史舍人, 權力不小。

不過當楊堅成為隋帝後,裴矩發現他對自己,或者說對裴家似乎有些防備了。

在裴矩看來,應該是楊堅對所有世家都有這個本能的防備,因而對他也不再有之前的重視。

換位思考,若裴矩是皇帝,他也不樂意看到世家門閥坐大。

之前楊堅能因有世家門閥的支持掀翻北周登上皇位,又豈不會有其他人能被世家門閥支持掀翻他楊堅的統治登上皇位?

所以楊堅對世家門閥的防備和隱晦打壓,裴矩是能理解的。可理解不代表支持。

正所謂屁股決定腦袋。

裴矩如今坐在世家的位置上,自然要為世家對抗想要集權的皇帝。他裴矩入朝為官從來就不是想要做一個忠臣,他想要的是裴家昌盛不衰。

那麼最好的法子無非是換一個皇帝。

裴矩沒想過放棄大隋投靠南陳,陳國就是秋後螞蚱蹦躂不長久,所以在大隋想換個皇帝,那就要把目光放在下一任皇帝身上了。

太子楊勇,裴矩仔細觀察過,楊勇是個很中庸的人,倒不是說他愚昧,而是他是嫡長子,被楊堅時刻帶在身邊教導,他可以說是完美繼承了楊堅的各種思想。

這樣一個低配版的太子可不是裴矩想要的,所以裴矩把目光放到了晉王楊廣身上。

禮賢下士,溫和有禮,不貪財好色,能力出眾。

這就是裴矩曾經印象中的楊廣。

曾經裴矩並未關注楊廣,他隻是通過彆人的評說和偶爾幾次見麵才得出的結論,對此裴矩要打一個問號。

<<<<<<<<<<<<<<<

裴矩今日忽然聽到晉王楊廣主動來見他,本來就開始暗中調查楊廣的裴矩頓覺這是個好機會。

他連忙親自迎接,將楊廣請到大堂入座。

楊廣身為隋帝楊堅和獨孤皇後的嫡次子,身份高貴,容貌氣度皆為不凡。但具體要看他是個什麼樣的人,今日這表麵上還真看不出來。

裴矩演技向來不錯,將一個普通臣子對待王爺的恭敬又不卑不亢的態度表現得淋漓儘楊廣也絲毫不拿架子,待裴矩的態度也不枉彆人的一句“禮賢下士”的評價。

可作為被“禮賢下士”的那個人,裴矩卻從楊廣身上感覺到了曾經的楊堅的感覺。

曾經他表現出才能後,楊堅也是這麼“禮賢下士”的態度。

裴矩心裡就琢磨開了:“這楊廣雖然不像楊勇那般被楊堅帶在身邊教導,可似乎他才是真正繼承了楊堅性格的人啊!我要不要試探一下他對世家門閥的看法?”

兩人寒暄一會兒後,裴矩身為臣子,自然不好先開口說正事,楊廣終於開門見山:“裴大人,本王打算率軍攻打陳國,還特向父皇舉薦了你隨軍,今日本王來也是為了通知裴大人一聲,以免事到臨頭你卻還不知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