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理財(2 / 2)

畢竟聽了她說的這些事情,他就知道她的父母並不愛她,是不會為她打算的。而且他也不覺得簡書枚有替她父母養家的責任。畢竟父母生了孩子,就該養育他們,這是做父母的責任。子女應當回饋父母,但那一般也是父母年老的時候,沒有父母還年紀輕輕,身強力壯的不到四十就靠子女養自己,順便還要女兒養弟弟妹妹的事情。

從簡書枚剛才的談話中,他就能猜測到簡家並不是簡書枚所知道的這麼窮,窮到需要她來養家。這個家種了十幾畝地,水稻還是種兩季的,家裡還有成群的雞鴨,又是養豬又是養牛的,作父母的平時還在外麵打零工。

在這樣比較富庶的農村裡,隻要不是好吃懶做的人,地裡莊稼侍候的好,平時省著點用,家裡沒有出大事,生活都不會太差。何況她父母還很勤快,農閒時還打零工,真不至於孩子的學費出不起。

他甚至學得簡書枚年年需要學校去家裡找她父母才能上學,完全就是因為她父母嘗到了甜頭。知道學校不會放棄這樣一個讀書成績優秀的學生。所以,簡書枚讀書,年年要學校找上門來,然後年年都不用出學費,甚至還能得到學校的貼補。

他給簡書枚算了一個帳,讀小學初中,基本沒花錢,學校貼補的各種文具加她得到的獎品自己用不完,還能落下來給弟弟妹妹用。她讀中專就更加不用提了,本來就隻需要少少學費,還每月發糧票等物,相當於吃著公糧,最後還拿著獎學金,不止不用花錢,她還省錢拿回家。接下來,她出來打工了,每月寄錢回家。

這樣算下來,這對父母養簡書枚這個女兒,真的很劃算。他們付出的,就是簡書枚上中專之前的生活,主要就是吃和穿。而其實四歲開始,簡書枚就開始回饋這個家了。

簡書枚講過四、五歲就開始幫著乾農務,七歲不到灶台高就開始煮飯,還要踩著小板凳,才能夠著鍋。而且從她七歲開始,父母幾乎不管家務事了,洗衣煮飯打掃衛生,養雞養雞喂豬放牛,全是孩子們的活兒。並且地裡忙時,簡書枚這個大孩子要下田,插秧割水稻,播種鋤草她樣樣都乾過。

簡書枚答:“也不是全部,總得留點自己花啊。我們前段時間還都買了裙子和鞋子呢。”

方博洋一聽就覺得她並沒有多好的打算,可能很多事情她現在根本就看不到,年輕小姑娘家家愛漂亮也很正常,要是剩下的一點錢全部拿去買衣服了,也沒多大意義。

他想了想,又說:“其實你們剩下的錢也可以存銀行,去吃利息的。”

“恩?你是怎麼做的?”簡書枚很輕易的聽出了他的意思,他這是在告訴她如何理財呢。

說實話,她前世真沒有學會理財,因為她沒有錢可以理,也沒有想過這個問題。而現在她也正在考慮這個問題,但卻不知道該從何處著手。

方博洋說:“銀行有個零存整取的功能,每月固定存入多少元,五十元都可以的,有點利息。一年之後連本帶利全部取出來,再存個定期,又得能到比較高的利息錢,這樣錢生錢,幾百元存進去,慢慢就可以累積成一千元了,幾千元就可以累積到一萬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