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選好了(2 / 2)

其實早兩年方博洋就想在這個地方投資一套溫泉彆墅,幾家人一起來度假用。但來看過兩次,都沒有遇到合適的。後來大家又覺得買套彆墅放在這裡,沒有人打理也不行。一年就來那麼幾次,沒人管的彆墅,很容易就成為荒宅院。

如果托給彆人打理吧,彆人又很容易拿彆墅來賺錢,反正他們又不來,又看不到。

其實有的大溫泉酒店裡就有彆墅是屬於私人投資性質的,你買了彆墅交給酒店管理,酒店每月付你一筆租金,然後你自己家人來這裡消費,一年可以免費住一到兩次。

但是說實話,你彆墅都是當客房在用的,經常有客人在這裡住。你自己來住,和出去住酒店是一樣的感覺。到後來,很多人,並不會來自己家住了,這套彆墅多半就成了真正的酒店客房。

所謂的住在自己家裡,哪裡還有什麼意義。

不管是哪種方案,方博洋當初都沒有被打動,這個想法也就一直擱置了。現在總算是有了可以實行的機會。他和簡書枚其實都很喜歡這個地方。

本地是個純粹的農業城市,以前全靠種地,種水果,現在就全靠旅遊業了。沒有工業汙染,本地的空氣就一直很好。

“就是,我們先也不指望賺錢,就當是我們投資的一個養老的地方。”程秋華說。

不管是他家,還是張家還是方家,大家都不可能再回到老家去了。但人總有老的一天,再過二十多年,他們也該退休了。

“對。老了我們也有個地方可以去。不是很多人都說了,老了就找個山清水秀的地方,種點菜,養點雞,過過最悠閒的生活嗎?以後我們可以在這裡隨便折騰了。”方博洋也很讚同他這個說法。

在大城市裡生活的人,特彆是他們這些從鄉村走出來的人,總有人時不時的提起老了要回鄉下養老。而且年紀越大,說這種話的人越多。甚至有些人在外麵打工賺了錢,說一定要回鄉下蓋間小洋樓,雖然十幾二十年可能都沒有人長期住,但是大家就是要蓋這個房子。好像這才是自己真正的家一樣。

也有很多人回不去自己的鄉下了。就老想著去比較接近城市的鄉下買塊地,蓋個房子去養老。

“確實可以啊。我們老家現在農村都沒有宅基地可以分了。而且我們離開家鄉太久了,回去也不一定適應。這個地方離我們現在生活的地方近,環境和氣候也相同。更加適合我們以後養老。”張進波也很讚同。

不過,位置好的地方早就開發完了。他們能挑到的地方也是很偏了,不過偏也有偏的好處,相對便宜些,而且環境更好些,因為少有人來嘛。

他們花了一大筆錢把這個地方租下來了,簽了三十年。接下來,自然要來設計開發了。為此,大家還特意找朱姐姐取了經。

朱姐姐挺大方,也給了一些很必要的指點。

然後,張進波就長駐在這裡搞開發了。剛開始,他得在這裡看著,等工程走上正軌了才能稍微放手一些。同時,他把管豔萍的哥嫂也搞過來幫忙了。另外他還找了自己的幾個老鄉。

這些人來這裡也就是幫著乾活,比如跟著本地人一起栽果樹,把該收拾的地方收拾出來。自己人多些,就不怕本地人搞鬼了。

站在彆人的地盤上,各種突發狀況都要先考慮到。彆以為本地人,人人都好說話,也有些人挺壞的。

首先就是蓋幾間住人的房子,蓋平房就行了。先有個地方住,人來了好做事。

接下來,就是規劃溫泉池子,及山上要種的農作物了。果樹是一定要種的,就選了本地人種最多的桔子和柿子,請了本地的人幫忙選種栽樹。

剩下的種菜,養雞喂鴨這些,都是很簡單了。張進波自己都很會。管豔萍哥嫂也都是老熟手了,完全不需要請專家來指導。

這一片連山帶田,挺大的,本身就有幾畝良田,上麵還種著一些菜。搞農莊基本都不用開荒,所有的荒山都直接種成了果樹。

再在果園裡散養一些雞,魚塘裡養一群鴨,喂點魚就行了。其他的就要慢慢規劃了。果樹兩年內也不能創收,但雞鴨先養著,就算不指望創收,也可以供應自己幾家人吃嘛。

再者,雞鴨一開始也不敢養多,農村養雞養鴨都是散養的,最多就三十隻來,多了顧不過來。

現然張進波也隻捉了五十多隻雞苗,和五十多隻鴨苗過來。大家也不指望它們全部成活,能活一半長大就差不多了。

養雞養鴨也要先摸點經驗出來,以後再慢慢增加,擴大養殖業。

大家計劃用兩年的時間,把這裡搞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  大熱天的感冒了,難受……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