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洲蝌蚪文曰:“時有五季,土曰‘長夏、長春……’,蘊含無儘生發之力,是為萬源之母……”
這段話,看起來有些拗口,但是結合方雲的陣道知識,結合方雲的華夏修行理論,方雲倒是很快弄懂了大西洲量子能源的核心精髓。
華夏修真體係之中,五行是構成世界的係統觀。
五行之學,包涵中醫學、堪輿、命理、相術和占卜等方麵,借著陰陽演變過程的五種基本動態來說明世界萬物的形成及其相互關係。
在修真體係之中,這是揭示世界本質的基本法則。
五行之中,土爰稼穡。“爰”,通“曰”,“稼”即種植穀物;“穡”即收獲穀物。
稼穡,泛指人類種植和收獲穀物的農事活動。
修真體係引申為凡具有生化、承載、受納性質或作用的事物和現象,歸屬於土。故有“土載四行”、“萬物土中生”、“萬物土中滅”和“土為萬物之母”一說。
修士普遍認為,對應人體而言,“土”為脾,乃氣血生化之源,其運化的水穀精華是維持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營養物質來源,故土為“後天之本”。
綜合成一句話,那就是,在華夏修真的理論之中,土屬性,就具有強大的,生發能力,是強大的能源根基。
這個觀點,跟大西洲的量子能源對土,也就是大地的屬性的描述,高度吻合。
大西洲找到中央厚土印,研究中央厚土印,用科技手段詮釋,得到了一套全新的體係,成為其科技體係之中最外強大的一個科技分支,終極量子能源。
而且,大西洲對於“一年五季”的季節描述,也讓方雲瞬間明白過來。
曾經的大西洲,必然跟華夏有著一些聯係,也或者曾經交集過。
五季,比四季多了個長夏。
實際,熟讀曆史的方雲早就知道,華夏遠古時期,長夏普遍存在的,其對應的五行屬性,正好是土,華夏古典籍《素問?藏氣法時論》雲:“長夏,謂六月也。夏為土母,土長乾中,以長而治,故雲長夏。”
而在大西洲的理論之中,土屬成各個季節更替之際的統稱,可以解釋成“長春、長夏、長秋、長冬”的集合體,土所對應的季節散於四季之中。
大西洲認為,土是構成世界的最基本元素,有其他物質所沒有的滋養萬物之功。
綜合大西洲文明和華夏修真文明的描述,方雲逐漸理清了脈絡,對量子能源有了更深刻的認知和理解。
同時,方雲也對中央厚土印的作用有了一些理解。
不過,大西洲文明都沒能最終完全破解中央厚土印,方雲卻也不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完全弄懂中央厚土印的最高奧義。
有了大西洲的研究成果,無論如何,方雲對中央厚土印的理解都增強了不少,已經弄懂了很多東西。
那隻被大荒重箭釘在中央厚土印上的火焰烏鴉,就是一個巨大的能源核心,中央厚土印源源不斷地從大地吸收能源,補充能源進入能源核心之中。
結果就是,中央厚土印和大荒重箭一起,維係了整個沉沒的大西洲的能源體係,確保了沉沒的大西洲在海底沉睡了成千上萬年之後,依然能夠保持最為基本的能源供應。
正是有這種能源在不停的運轉,大西洲的防禦陣也才一直生效並且能夠自我恢複,成為大西洲的堅實防禦層,而虛擬係統也才能夠獲得足夠的能源,開啟給方雲這些後來的傳承者。
粗略通讀大西洲的研究成果,方雲發現,自己麵前,出現了兩個選擇項。
其一,就是花點時間,在這認真學習研究,真正吃透中央厚土印。
這樣的好處就是不用破壞整個大西洲的能源構架,不用破壞這個量子實驗室,而大西洲的文明傳承就會長期地沉睡在海底之中,隻要中央厚土印吸取到足夠的能源,虛擬係統就能夠開啟一次。
也就是說,大西洲秘境,能源源不斷地培養後人,傳承大西洲文明科技。
這種辦法是對後人負責,對大西洲負責的最佳選擇,能夠更好傳承大西洲文明。
大西洲文明浩瀚如海,哪怕是華夏精銳進入其中,短短百年很難將其完全吃透,完全傳承下來。
很多秘密還等著後人去開發去繼承。
這種選擇,的確是長久的可持續的負責任的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