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華夏學者關於悟空的出身,曾經有過一番爭論,焦點就在於孫悟空和印度神猴哈奴曼的關係。
當時,華夏學者分成兩派,一派以為,《西遊記》內的孫悟空的原型就是印度神猴哈奴曼。
另一派自然認為孫悟空乃是本土產物,跟哈奴曼完全沒有關係。
兩派爭論不休。
之所以會產生爭論的根本原因,就是孫悟空和哈奴曼有著許多相同之處。比如說,哈奴曼騰於空中,其麵容和身軀可隨意變化,能移山倒海。又說,哈奴曼麵如紅寶石,毛色金黃,身軀高大,尾奇長,吼聲如雷,力大無比,可移動山嶽,可捕捉行雲。
這些形象,都跟華夏的悟空十分類似。
而且,哈奴曼出現的時間,比孫悟空的年代更要靠前一些。
恰恰,《西遊記》記載的又是西天取經的故事,這讓人很容易就把孫悟空和哈奴曼聯係起來。
學者一番辯論之後,最終,孫悟空乃本土神係的理論占據到了上風,逐漸成為主流。
得出這個判斷的主要原因,在於三個方麵,其一,哪怕是在印度,哈奴曼依然不屬佛教神係。
這個原因,也是方雲心中揣測的,孔雀公主和鳩摩師兄弟可能有競爭的主要依據。
認為孫悟空跟哈奴曼沒關係的第二個重要原因,則是兩者的性格差異大相徑庭。
印度神係之中,哈奴曼十分尊敬天神,乃天神的忠誠戰士,表現的是一種順從的英勇;而在華夏神話之中,孫悟空就是桀驁不馴的代名詞,就是那個敢跟玉帝叫板,要當齊天大聖的妖猴。
從精神內核上,孫悟空和哈奴曼根本就是不同的代表。
最後一個重要因素則在於,哈奴曼在華夏大地根本就沒有任何痕跡,流傳極少,基本就沒人聽說過,吳老爺子以其為原型的可能性很小。
這樣幾個觀點最終讓大部分學者認為,孫悟空乃華夏神係的原始產物,並非外來者。
不過,無論孫悟空和哈奴曼是不是有聯係,二者都有兩個共同點,本領高強,還都是猴子。
所以,很多人其實都很好奇,印度神猴哈奴曼和華夏齊天大聖孫悟空,到底誰更加強悍,誰的神通更大。
大夏紀之前,印度曾經拍了個電影,其中就有哈奴曼大戰孫悟空的情節。
考慮到兩國人民的情感,最終,電影中的兩位猴哥鬥了個旗鼓相當,難分勝負。
也就是說,在印度神話之中,哈奴曼是類似悟空一般的存在,其傳承自然也就十分強悍。
鳩摩羅身法無比靈活,手中有兩件重寶,金瓜錘和金色長棍。兩件重寶都能變化大小,其重無比,威能無窮。
尤其是金棍,不僅僅能長能短,居然還能拐彎,能彈射。
鳩摩羅的棍法,也相當犀利,足以跟方雲的戰矛八法鬥個旗鼓相當。
鳩摩什偏重防禦,但真正強大的,還是精神力,象盾被方雲擊潰之後,他憤怒暴發,額頭現出一隻豎眼,放射陣陣火紅的火焰,相抗方雲的大日真炎。
鳩摩什之火,也相當神奇,酷似變種的紅蓮業火。
雖然被方雲的大日真炎壓製得死死的,但勉勉強強保持不敗,跟方雲展開了對峙。
三大高手在月坑之中打得飛沙走石,昏天黑地。
霍銀等人表示相當無語,不懂方雲為何要挑起如此大戰。
打得如此驚天動地,這不是沒事找事嗎?
不過,看到方雲英勇的戰鬥姿態,霍銀心中也不得不感歎,現在的方雲,已經甩開了自己一大截,兩位跟格拉海德同等級彆的高手對戰方雲,都被壓製得死死的,隻有勉力招架之功,毫無還手之力。
對戰之中,鳩摩羅、鳩摩什兄弟心中的震驚,就更不用說。
沒有親身體會,他們是萬萬不會想到,戰鬥會打成現在這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