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文帝帳內燈火通明,忘年而交的兄弟倆頻頻舉杯。
兩人有近四年未見,自是許多話要說。政事,家務事,宣文帝從來不在宋銘錚麵前忌諱,總是會順其自然脫口而出。
這份信任從托付生死那刻就奠定了。
“朝廷現在止了戰,文官的心思就又開始活躍了。林皇後去得早,林家人身為太子外家在朝中勢力還不夠,總有人攔著林家的路,讓朕不得不耗費心思周旋。內閣那些老狐狸越來越貪心,若不是扶持起來了司禮監,這些老狐狸怕是敢鬨個天翻地覆。”
宣文帝一提起內閣,就咬牙切齒。
本朝初立的時候,高祖帝為了抑製丞相一職獨攬軍政兩務的大權,罷棄丞相職務,成立了內閣輔臣製。內閣剛建立,大學士隻是充當顧問的角色,帝王才對政務有最終決定權。
這樣帝王可以收攏軍權,同時文臣的地位大大提升。不想曆經幾任帝王後,隨著文人地位受人尊崇,內閣權力日益增大,到最後內閣首輔地位與最初宰相無差。
帝王反應過來的時候,已隻能再借助其它機構打壓內閣,不能讓他們再獨攬大權,甚至威脅皇權。司禮監就是這是為此而被提高地位,宦官皆以帝王聖意為尊,帝王把本身的批朱權放到司禮監中,平衡著控製兩邊勢力來互相牽製。逼得兩邊為權爭奪中,隻能順帝王心意來行事。
但內閣建立得早,文官勢力早已盤根錯節,司禮監剛剛崛起,說完全能壓製是不可能的。
宣文帝前些天才跟內閣首輔意見相左,被氣得當朝就摔了折子。
宋銘錚知道這些年朝中文官們確實太過肆無忌憚了,為生氣的宣文帝斟滿酒,說道:“他們自己也鬥得厲害,臣倒覺得能趁機讓太子殿下再培植新的一批人。”
宣文帝雙眸一亮,這和他想到一塊去了,高興舉杯:“果然是銘錚懂我!如今西北安定,你回京,正好跟著太子一塊兒物色,太子年紀還小,你多點撥他一些。”
“殿下年紀雖小,卻是陛下一手培養的儲君,胸有丘壑,聰慧睿明。陛下不用太過憂慮。”
當父母的,自然是喜歡彆人誇自己孩子,帝王也不意外,自是越發歡喜了。
兩人再度碰杯,宣文帝說起了宋家事:“他們可還有再去煩你?”
帝王口中的他們,是原掌西北兵權的衛國公。
這個衛國公是宋銘錚的繼兄。宋銘錚是老衛國公的老來子,是繼室所出,在家中倍受寵愛。
他母親又是個知進退的,從來沒對爵位有過什麼想法,但在老衛國公死後,宋銘錚繼兄成了衛國公就對母子倆百般苛待。
帶著恨怨的苛待,宋銘錚不知這怨恨來自於哪裡,他那時也隻得六歲,懵懵懂懂。到他八歲那年,生母被繼兄逼瘋,生母瘋前讓他快逃,他自此就離衛國公府。
八歲的孩子,在外頭若不是遇到恩人,是真沒法生存下去,所以宋銘錚不幸中大幸,遇上了他如今的師父。
他拜師學藝,才有了十四歲那年正好遇到宣文帝,從而救下帝王,改變了一生的命運。
他如今掌的兵權,就是在他繼兄手裡奪的。宣文帝知道宋家這些破事,其實沒過多插手,隻是給了宋銘錚一個比衛國公更大的爵位,看著他一步步奪了他繼兄的權。
宣文帝對這個心性堅韌,文韜武略的少年就更加欣賞了。
提及宋家人,宋銘錚不屑一笑,難得顯出倨傲:“他宋銘欽哪來的臉見臣,即便要來,也得看臣願不願見。”
宣文帝就喜歡他這種愛恨分明的性格,哈哈地笑,不想笑著笑著倒咳嗽起來了。
他身邊的內侍忙上前相勸:“陛下今兒可不能再喝了,不然太醫正就要拉了奴婢去砍腦袋。”
“他林興安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