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院幽靈14(1 / 2)

《羅密歐與朱麗葉》首演的當天晚上,布隆謝劇院門外人聲嘈雜得就像是個菜市場魚市,這讓身穿禮服頭戴高腳帽的銀發老人十分不悅地皺起眉頭。雖然對此種畫麵他一開始就有心理準備,然而現實情況可比他預想中還要糟,這哪像是歌劇院的門口啊,而且這些觀眾們連基本的服飾要求都不知道。

布隆謝,在法語裡這個詞是潔白的意思,再上升一點也有純潔的意思,這個名字高雅的劇院卻如同酒館一樣熱鬨,這讓老者有些無可奈何。他是一個作曲家,然而在現在的巴黎恐怕隻有老一輩的人聽說過他,因為距離他最出名的作品發表已經過了快四十年,而他這一輩子的大多數創作,都得不到法國國內的重視。在六年前最後一次嘗試著演出卻慘遭失敗以後,他已經放棄了將自己的作品搬到劇院之中的念頭。

去年自己兒子的離世對他打擊頗大,也再也提不起創作的念頭。如今他的生活雖說不上貧困潦倒,但也十分拮據,偶爾還會收到自己好友的讚助接濟。像巴黎歌劇院那種開銷巨大的歌劇院他一年都不會去上幾次,而巴黎周圍的一些小劇院上演的作品很少有他喜歡的。如今歌劇院旁突然開了一家小劇院,上演的還是莎翁的戲劇,這讓他想到了自己的第一任妻子,身為一場莎翁劇女主角的她是他此生最大的創作靈感,這讓他起了前去看看的念頭。

不知道是他太久沒有踏足劇院,還是如今的劇院都如此“不拘小節”。

老人坐在一群衣著樸素的工人中間,勞動了一天的他們身上還帶著一股汗水味。不大的表演廳已經坐了不少人,看來巴黎確實有不少喜歡貪便宜的人,當初布隆謝劇院放出的票價可謂是曆史新低,隻是不知道這樣做這家小劇院能賺多少錢。

老人還在劇院的黃金區域看到了幾個同他一樣西黃革履的中年人,他們手上還帶著紙筆,有過劇院經驗的他知道這是來自報社的評論員,看他們並不像是自己買票入場而是被一開始就安排到黃金區域,老人覺得這家劇院的主人可不是隻圖一時熱鬨。

聽說劇院的主人也是《羅密歐與朱麗葉》的詞曲人?這麼多年來想給莎翁劇作曲改編的人不少,真正出名成功的寥寥無幾,也不知道這位從來都沒聽過名號的,甚至還未成年的小鬼頭有何水平。

老人正琢磨著,突然大廳頂部的吊燈漸漸熄滅,隻剩下四周牆壁那微弱的燭光,這讓場內一片嘩然,還以為出了什麼問題,卻又見同樣昏暗的舞台上,一束光打在台上不知何時出現的人影身上,讓他那金色的頭發猶如籠罩了一層聖光。

“各位朋友們,歡迎來到維羅納。”他輕笑著,剔透的藍眼睛帶著少年意氣風發的狂傲,目視著台下,如同一頭驕傲的小獅子,清朗的聲音在因為突然的黑暗而安靜下來的大廳裡格外明顯。當眾人都將目光放在他身上時,他微微抬起下巴,雙臂舒展,身後的帷幕立刻被拉起,意大利風格的小鎮背景板便出現在眾人麵前,隨之而來的是激昂響起的音樂。

這就開始了?

不少人還沒反應過來,畢竟他們看劇經驗不多,大多時候都會有人上來組織一兩句。不過很快他們就被這激昂振奮的交響樂吸引。這音樂每一個旋律都十分急促,但一點也不混亂,反而有一種可以說非常朗朗上口的節奏感,就如同那些打油詩歌,卻又比那些粗俗的打油詩歌多了幾分沉穩和莊重,猶如戰場上的戰鼓,一響起便劍拔弩張。

這種幾乎可以讓人熱血沸騰的音樂讓老人渾身一機靈——他從未聽過這種流派的音樂!他微微有些詫異,而台上那一身黑衣麵容精致的少年早已退到一旁,出現的是四個男人,他們穿著涇渭分明的黑白兩色衣服,在激昂的音樂聲中扯著嗓子爭吵。

黑衣代表著羅密歐所屬的蒙太古家族,白衣代表著朱麗葉所屬的凱普萊特家族,這點一目了然,衝他們的台詞就能看出。然而隨著音樂的進行,兩個黑衣人的“說”直接過度到“唱”,雖然他們唱得並不怎麼樣,但是配合著帶著鼓點的旋律卻彆有一番氣勢。

而白衣人們的反抗就如同慢半拍的和聲,沒有掩蓋住黑衣人的歌聲,卻又不會讓人完全忽略他們在唱什麼,讓場麵上看起來就像是蒙太古略勝一籌,贏下一局後兩隊人馬同時收聲,激昂消失,那音樂卻沒有停止,隻剩下小提琴手一下又一下拉出的節奏感十足的間奏。

片刻之後白衣人開了口,由說到唱,黑衣人和聲,場麵完全顛倒,那針鋒相對劍拔弩張的感覺卻愈演愈烈,然後由四人合奏推上了最高峰,看得台下觀眾凝神屏息,張大了眼,生怕一個呼吸一個眨眼就錯過了這場蒙太古和凱普萊特敵對的好戲。

《羅密歐與朱麗葉》一開場就直接用火花四濺的方式鎮住了嘈雜的觀眾,這讓原本根本不看好這所謂新式歌劇的評論員大吃一驚,直到這一曲終了才發現拿筆的手微微顫抖,激了一聲雞皮疙瘩。

這哪是新式歌劇啊,這都不算是歌劇了,沒有芭蕾舞開場,沒有熟悉華麗的交響樂,一開場就是如此鏗鏘有力。除了幾句高音,演員們幾乎脫離了歌劇唱腔,除了歌聲的“平民化”之外,連那曲子……說它不是古典流派,它卻偏偏帶著古典音樂該有的線條一樣明朗的恢弘大氣,說它不是浪漫流派,它又偏偏不失細膩和紛雜的合奏,擁有如此濃烈的情感說它不是浪漫主義音樂誰信?

開場的驚鴻一瞥,就足以體現作曲人紮實的功底和創造的魄力。老人倒吸一口氣,他是內行人,他聽得出這曲子的高明之處,這小劇院的樂隊水平和演唱水平顯然不可能達到曲子的要求,而如果這之後所有曲目都有這般驚人的水準,而且又是由頂級劇院演出,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時間驗證了他的設想,之後的每一幕曲子,儘管風格各有不同,但其中那豐富的樂器應用和成熟的節奏掌控已經證明了這部新式歌劇的非凡。而被羅密歐單戀並且拒絕他的女配角羅薩蘭的唯一一首獨唱,老人更是聽不出那是種什麼風格的音樂,它的歌詞中還體現出一絲創作者的野心——

“……你喜歡我並不等於我必須喜歡你,彆的女孩可能會被你的風流迷倒,而我知道你隻是在追逐你得不到的幻影。我就是我,羅薩蘭,不是男人的附庸,凱普萊特的兒女,不會對蒙太古假以辭色。你若愛上了我,那是你的幸運,我若不愛你,與你又何乾?”

這傲慢的歌聲配上大提琴獨奏居然彆有一番風味,觀眾剛剛被冷傲獨立強勢的羅薩蘭吸引,下一秒化裝舞會上又為朱麗葉清麗可人的容貌和清純嬌憨的歌聲而著迷,他們就像台上那英俊迷人的羅密歐一般看直了眼。

羅密歐和朱麗葉一見鐘情,雖然那時的他們都不知道彼此是誰,他們的初次對唱也是在這個時候開始的。早在之前幾段中觀眾們早已知道一開始出現在台上的少年就是羅密歐,同時他們也在之前的幾段中聽到了對方堪比天籟的嗓音,然而饒是如此,此刻再一次聽到他的聲音時,依然忍不住被此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