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李承乾的小夥伴36(1 / 2)

對於生意怎麼想?阿玉能怎麼想?當然是越多越好了!特彆是在他家經濟條件還停留在貴族底層的階段,你說阿玉能怎麼想?他家就剩了他一個, 又是剛得了男爵呢, 為了多給自己添點底氣,阿玉覺得, 掙錢這樣的事兒也要絕對的放到首位。

至於李世民的問題?好, 其實他心裡很明白, 李世民要他說的是有關於國家層麵的經濟,可這是他這樣的一個孩子能說的?還當著這麼多大臣的麵?這和當麵鄙視人家是敗家子不會掙錢有什麼區彆?這是讓他得罪人?

天才為什麼早夭的多?彆說那些什麼慧極必傷的鬼話。真正的原因, 往陰暗緣故裡頭去想,你就能破解大半謎題。彆以為阿玉胡說, 細看那些所謂的天才,後期發力的基本都長成了,早年就名傳天下的基本全早死了,這已經很說明問題了好不。反過來說, 不懂得自我保護,不懂得藏拙,找了人妒忌給害了很正常,尋常人都免不得呢, 高調的天才妒忌的人更多, 下的黑手自然也更厲害了。

可俗話說的好啊,形勢逼人強啊, 看看,拍腦袋的大招都出來了,您想指望皇帝替你著想?那簡直是做夢, 沒法子隻能漏點口風了。

“有錢總比沒錢好,這事兒還用說?姑父啊,你得這麼想,雖說如今我也是個男爵,有俸祿,有田產的,可家底。。。早年我耶耶病的厲害,為了吊命,家業幾乎都花空了,如今。。。家裡這麼多人還要靠我吃飯,娶媳婦養孩子的花銷也得早些準備。。。”

“去去去,你小子,朕是和你說這個了?彆糊弄我。行了,先說這邊牛,你說說,若是你,這牛的生意怎麼做?”

挨了打這小子說話都這麼含糊,李世民腦子一轉,就想到了點什麼,當然了,他和阿玉沒能心有靈犀,什麼早夭之類的是不會想到的,畢竟這所謂的性命相關也不是對自己,敏感度自然差了些,隻覺得許是真有什麼不好在外頭說的理由,這才這麼含糊。所以口氣上也溫和了好些,還特意選了單個的問題,好來個點到即止,不損了自己的麵子。畢竟是個不錯的皇帝,沒有不達目的就死犟,不管人意願的臭毛病。這一點,阿玉對他相當的滿意,沒白虧了自己喊得那些姑父。

“牛?室韋缺啥就用啥跟他們換啊,多簡單的事兒,?再不濟還能請人直接來做工,比如太子那個養豬場,請上兩個室韋人就挺不錯,聽說他們養這個也挺在行的。”

太子跟阿玉相處的時間不短了,對於阿玉的腦洞,他相對的也比較能理解,可即使在怎麼理解,一時腦子也有些轉不過來。所以,即使看著自家老爹,還有那一群老頭都皺著眉頭,想問,又怕丟臉的糾結表情,也沒多大的反應,眼神放空的隻顧著自己琢磨。

一邊用東西換?一邊再請室韋的養牲口好手來大唐做工?前頭一個他覺的或許他有些明白,按照阿玉那種思路,或許在他看來這是變相的把室韋人的領土變成了大唐的牧場。隻是後一個。。。

“你想到了什麼?”

後一個還沒來得及想,他爹就已經湊到了他身邊,看著他爹那樣,嗬嗬,太子突然也有了那麼一咪咪的優越感,看看,不明白了,讓阿玉一句一個多簡單給頂在杠頭上,上不去,下不來,難受了。

微微抬了抬自己還有些瘦弱的胸脯,太子充滿了自信的將自己開頭的那部分想法給說了說,然後也很上道的對自家老爹說道:

“後頭那個,兒子還沒想明白,這小子,最近不知道是不是被搶的太多了,彆扭的很,說話太不利索。”

若是太子全知道,皇帝啥也不知道,這。。。玩笑就開大了,李承乾如今也不是那什麼都不懂得傻孩子了,自然知道分寸再說了,他也確實還沒來得及想對。

李世民不愧是當皇帝的,一開始沒想出來,那是被限定到了固定的範圍內,如今給兒子一點,刹那間思路那麼一開,立馬就明白了阿玉的意思。

“這小子,腦子確實不錯。你說,那些室韋的人來了長安,在這裡做工生活,時間長了還會願意回到北麵那窮苦的山林子裡去嗎?”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這些人隻要不傻估計就不會回去了。等等,耶耶啊,你的意思是,將人都吸引過來?倒逼著那些人自己提出內附?”

“不僅僅是人吸引過來,俗話說殺雞駭猴,千金市馬骨,事實上這都是一個意思,那就是做出個人人都看得到的範例來,然後坐等對方的反應。你說,若是室韋,因為和咱們親近,一日日的日子好過了,甚至最後主動的要求內附了,那他們隔壁的契丹,靺鞨,奚族人,會怎麼想?會不會帶動他們,也變得親近起咱們?若是這一片都成了咱們的勢力範圍,不管影響力有幾成,那以後這高句麗。。。”

李世民是一定會打高句麗的,對於這個國家,隻要是參與過早年隋朝東征的,都沒好印象,甚至可以說比對著吐穀渾都討厭。隋煬帝也算是個手腕不錯的皇帝了,早年在西域,宴請西域三十六國那波騷操作也是相當有水平的,不動一兵一卒,不聲不響的,就打通了商路,獲得了西域小國的拜服,這樣的皇帝,你說,在隔著室韋等四個部落的情況下,一般沒什麼事兒,他何必死盯著這高句麗不放?一次次的,直接將自家天下都被霍霍的後院起火,卻依然來了第三次征高句麗?

因為實在是被調戲的太狠了,實在是咽不下這口氣啊!你猜怎麼的,人高句麗就仗著你京城離著遠,這邊沒啥駐軍,他就大動作沒有小動作不斷地,侵占屬於大唐的田地礦產什麼的,甚至還有殺人的。一次兩次的,開始隋朝察覺了,不過是譴責,警告而已,以為是百姓之間自己的糾葛,可等著時間長了,發展高句麗就是個癩皮膏藥,屬於道歉誠懇,具體不乾的那種,那能不火?合著是當我們不存在,那前頭的道歉什麼的算啥?瞎糊弄我們的?

大國皇帝臣子都上火了,那還有什麼可說的?直接打,是的,一開始的時候,全國各世家門閥那都是支持征高句麗的,畢竟人高句麗那邊人參什麼的,還是不錯的,皮子也厚實。。。有利益就有行動力,不然楊光也不至於開始的時候那麼順當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