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什麼徐貞明提出的墾田,不僅僅是想從遼東到江南, 層層推進, 開發更多的田畝, 還一門心思想要在北方的河流便利處, 開辟出像是南方一樣的水田來,讓稻米在北麵也落地生根。從現代人的角度來說,這絕對是個不錯的主意, 是屬於跨時代的建議,想想後來到了清朝的闖關東是為了啥?後世的那個什麼開發北大荒又是為了啥?還不就是因為人多田少唄, 若是能從這會兒開始就未雨綢繆,不說彆的,單單是開墾出來之後, 在小冰河時期能讓整個天下多點糧食產出,就十分的劃算好不。
阿玉覺得劃算的事兒, 除了糧商們抵製的全心全力, 其他京城官員有大半也一樣覺得挺不錯。畢竟作為京官, 若是不做到一定的級彆,想要在京城附近買地都想當的困難。上等的良田什麼的,太搶手,六七成都讓那些盤踞京城幾百年的勳貴們給吞了。剩下的你說怎麼夠分?要不是這兩年連著抄家,抄上來一批,又有內務府這樣地頭蛇人家傾覆騰出來一片,隻怕京城四品以下的官員,沒幾個能在近便的距離京城半日路程內擁有一個莊子的。
在這樣的現狀下, 皇帝說要多多開發點田畝,你說他們能不支持?雖說如今皇帝似乎對田稅看的比較緊,可他們。。。大不了投獻的土地多退回去些,也算順了陛下的心思。人情什麼的,怎麼也比不上自家的利益對。
是的,上頭那些閣臣什麼的,是不是看出了皇帝的心思他們不好說,是不是有彆的盤算也難猜,畢竟這些人心思太深,不是一般人能琢磨透的。可下頭機靈的底層官員們其實已經從這幾年皇帝的動作中看出了端倪,知道皇帝估計是對一些地方上圈占大片土地的鄉紳土豪們要下手了。
為啥這麼想?聽聽前幾次抄家回來那些田畝的數字就知道了唄。丫丫的,一個個的,田畝最多的居然能占下一個縣九成的土地,你說說,這不是玩國中之國是什麼?怪不得皇帝要出手呢,確實囂張了些。全天下才多少個縣?要是這麼發展下去,皇帝都沒稅可收了好不。
甚至有聯想能力比較強的,還忍不住從這國中之國的感悟上,聯想到那些宗室身上,算算需要用一間屋子來記錄的宗室名冊,想想那些分封的各處王府,想想那一天到晚能聽到的巧取豪奪的宗室戰績。他們認為,這或許是皇帝在為清理宗室做鋪墊。
是的,很多人真的是覺得這是衝著宗室去的,為啥這麼想呢?因為宗室分封有多少田畝,大家都知道,那真是。。。已經不按縣算了,而是按照城算啊,在國庫稅賦都夠嗆的情況下,不打他們的主意才怪。
或許也正是因為宗室這麼一個大頭吊著,所以嘍,萬曆皇帝在田稅的問題上這麼折騰,愣是大半的官員都沒多想,隻尋著萬曆這兩年的路子順著考慮,覺得是用抓大頭的方式,一點點的清理什麼的。
如今這墾田的事兒,又是讓這想法被加重了砝碼,覺得這是田稅不足鬨出來的,所以在萬曆皇帝將反對意見擱置,不在關注之後,那些比較機靈的官員也立馬轉了風向,不在幫著鼓吹。等著以工代賑,興修水利之後,更是開始歌功頌德起來,力求朝著皇帝多靠攏幾分。
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還有人堅持說墾田怎麼怎麼不好,怎麼怎麼不方便,一時也沒有了反對力度,倒是讓原本已經開始有些艱難的墾田工作得到了加速發展,在這一年的年底,就順利的達到了四萬畝。甚至田畝數字還在不斷地增加著。明年就是五萬也是可以期待的了。
這個數字絕對是大大的出乎了萬曆皇帝的意料,他從來不知道就在他這京城的周圍,居然就有這麼多空閒的地方,而這些地方居然能開墾出這樣多的田地,那麼若是在加把勁,除了內賣的一部分,外賣的大多數,剩下的收拾成皇莊,又能讓內庫多多少出息?就是不賣,儲存到常平倉,不管是救災還是撥付軍糧又能寬鬆多少?
萬曆皇帝覺得,自己的眼前不單是小錢錢都要開始飛起來了,就是往日壓在心頭的那種重壓也輕了好幾分。隻是。。。徐貞明這個家夥或許是和田地打交道有些多,人也變得有些蠢笨起來。前頭沒發覺這墾田的危機,隻顧著乾活也就罷了,這會兒剛順當的完成了他自己當初的承諾,皇帝正高興呢,傻不拉幾的又給皇帝澆了一盆冷水,說出了一個新的大問題。
“陛下,如今彆的問題都有了法子,剩下的就該是流民回鄉的問題了,山東。。。黃河潰堤,旱災,水災都常有發生,流民外出逃難,分散到各處之後,雖有朝廷頒布的災後回鄉的律令,可每每都會留下好些在逃難的當地安居,再不返鄉的,或是賣身為奴,或是成為隱戶,或是婚娶遷徙,如此一來,幾個經常受災的地界,如今丁口依然稀鬆的不成樣子了,土地也常年拋荒。。。”
諾大的國家,問題永遠都是層出不窮的,這邊剛解決了一個墾田水利的事兒,另一頭拋荒的問題又來了,萬曆皇帝的腦袋又開始疼了,心下忍不住想,這問題要是讓阿玉說,又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