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個合格的錦衣衛44(完)(1 / 2)

萬曆二十年, 阿玉過來十年了, 真是忙碌的十年啊,他當初剛來的時候列下的清單, 如今已經有八成的項目已經有了改變,而這樣的累積, 自然讓這個世界的大明和曆史上的大明有了截然不同的模樣。

因為對文官中那些麵上道貌岸然,背後自私自利的家夥, 沒啥好感, 萬曆皇帝在吏部多加了幾分關注, 每每有什麼職務任命,特彆是一些重要地方的任命, 都十分的上心, 若是選的人不成,或是敢用銀子買官,他立馬就毫不客氣的直接下死手, 讓他們知道知道, 什麼叫赤條條來去。

這樣的手段粗暴簡單,看著沒半點所謂的政治手腕和博弈美感, 可你彆說啊,人就是這麼奇怪,萬曆皇帝這麼一來, 還真就將這些紙老虎給唬住了,最起碼那些在京城的官,那是膽子小了不少, 做事兒也多了一些底線。即使嘴裡嘟嘟囔囔的,不肯認輸,可誰都知道,要嗎你就按照皇帝的意思來,要嗎,你直接辭官,不然那就是找死。

寒窗十年,二十年才換來如今這一身榮華,換來這高人一等,換來庇佑家族的權利,誰肯輕易放棄?曆史上後來連著跪舔都乾得出來了,更不用說如今還是萬曆皇帝占理的情況下了。就這幾年,工作效率立馬上去了不下三成。

而這效率上去了,有些事兒自然而然的也就有了變化,比如說:萬曆十五年年河南的大地震,京城的暴雨成災,南北各地的旱澇;還有萬曆十六年蘇州等地的水災,還有後頭幾年接連不斷地水災風在,都處理的相當迅速。北方前幾年大量的墾田和水利修繕,在這一刻發揮出了亮眼的作用,救濟糧下去的那個速度啊,反正萬民傘就送進京城不下十把。樂的萬曆皇帝就差沒咧著嘴上朝了。

至於原本的勳陽兵變,那更是沒影了,因為那個好講學,還習慣將兵丁當奴仆使喚的李材,在上一年已經因為貪腐和誣陷、僭越等罪名抄家了。當時還抄出了一本號稱是講學往來的賬冊,裡頭光是各地給的茶水錢,就足足有20多萬兩。嘿,怪不得好講學的名頭那麼大了,這麼多錢,擱誰都願意對。

當然了,有了壓下去的,改變的,自然也有繼續發生的,比如萬裡十六年的甘肅兵變,十七年雲南永昌衛兵變等,因為一直以來,萬曆皇帝用心的地方不在那幾處,倒是依然出了事兒。

可這即使出事兒,也不是說阿玉這引著萬曆皇帝乾的事兒就沒了影響。最起碼因為軍餉下撥的還算是及時,殺貪又比較頻繁,所以這官員什麼的做事兒多少顧忌了點,下頭的兵丁呢,因為即使貪腐,也不至於一個錢都沒有,忍耐力也上去了些。所以這幾次的兵變什麼的,最終並沒造成什麼全國駭然的大案,隻是搞了個什麼上坊啊,告禦狀之列的把戲。

嗯,值得一直說的是,這所謂的告禦狀,人邊境來的不知道這告狀該怎麼整,居然一腦袋撞到了錦衣衛衙門去了?這。。。真的還能算是禦狀?好,好歹這說明他們錦衣衛如今的名聲,在殺貪上的名聲還是很不錯的,和反貪局有的一拚了。

受了冤屈,求告有門;受了災荒,朝廷救災及時。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這幾年年景真心不怎麼的,災禍一年一個大招,可到底百姓的心還是穩的。對著朝廷也沒太多的怨言,畢竟天災人禍的,哪年沒有?即使如今比以往厲害些,這不是朝廷也更得力些嘛,往上數幾十年,那救災可沒如今這麼利索。由此可見,即使天時再不濟,皇帝還是好的。

因為這樣的緣故,所以,原本在十七年就該反了的廣東白蓮教憋屈的依然躲在一角,自己和自己玩;某個動不動造反的劉先生,還沒蠱惑起災民,就被手下直接告發;南麵的某些小國,依然在大明的赫赫聲威下瑟瑟發抖;北麵的某個土蠻將本該帶給大明的兵災燒向了還是軟柿子的後金。。。

依然做著千戶的阿玉十分淡定的看著手裡和曆史截然不同的消息,喝著茶,手在桌子上輕輕的打起了拍子。

他已經可以預見了,這之後的大明即使再怎麼折騰,比如萬曆又開始不上朝啊,或者這什麼立太子的事兒上和人嗆聲啊,有了如今的基礎,也絕對夠後世的大明皇帝多折騰幾年了。

最起碼到了萬曆二十年的現在,這士紳一體納糧已經基本完成了。有功名和有官職的,按照等級領取返稅銀子,再加上每年官員考核中田畝的數字核定,應該就足夠土地兼並的問題解決一部分。同時也最大限度的免去了田地稅賦的流失。

大海中官方組織的海外貿易如火如荼,市舶司那邊每年的商戶合作聯盟出海活動頻繁,有這麼一個大肥肉吊著,有錢的不在死盯著土地,作坊開始林立。底層百姓種田糊口,做工貼補家用,兩相疊加,日子比以往已經好過多了。

即使如今災禍依然頻繁,小冰河氣候越來越明顯,可這不是有南麵那麼多朝貢的小國嘛,彆的不說,把朝貢的東西直接指定成糧食,救災真心不會再有捉襟見肘的麻煩了。以工代賑也一點點的開始在全國實行,這不但是讓全國的官道越發的順暢,水利越發的整齊,連著百姓對著勞役也不在談虎色變一般的抗拒。

互市讓北麵的草原成了牛羊的養殖基地,西北成片的沙棗,成片的棉花田,讓西北貧瘠的土地也有了經濟產出,即使不產糧食也不至於沒得吃。九邊的將士從南麵告禦狀的同僚身上學到了討薪技能,隻乾了一回,就將那些喝兵血都快習慣的大人們給鎮住了。一連串的人頭讓他們明白,啥事兒都該有個分寸,所以如今再不濟7成的餉銀總是能拿到的。

若是再加上這些年匠人們因為不斷地研發獲得的皇帝支持和地位提升,將作監的實名責任製的實行,讓兵器精良程度開始恢複。這往日已經成為大明負擔,成為軟肋的九邊已經重新恢複到了英宗時期的戰鬥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