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馬車裡麵的孟譽就掀開簾子問:“小哥,我們這個時候去,也不知道蔣大人會不會在家?”
小廝立馬眉飛色舞的滔滔不絕:“蔣大人現在肯定還在衙門裡呢,不過蔣夫人肯定在家,蔣夫人前些天還到我們陳府來喝過茶呢,蔣大公子和我家公子是同書院的同窗好友…”
小廝很有話癆的潛質,等馬車停在蔣宅門口的時候,就把他知道的蔣家的事情說的一清二楚。
小廝明顯是認識蔣家門房,揚聲招呼:“剛叔,你們家太太的娘家來人了。”
私底下,街坊鄰居們也都說起過,這蔣大人和蔣太太在京城待了這麼多年,也沒個親戚來串門,也不知道他們當初是不是私奔出來的。
主要是百順胡同這邊住的大都是五品,六品,七品的官員,大都也是從五湖四海來到京城的。
但是哪怕老家再遠,也會有來趕考的,或者是走商的,總會有老家人來借住一下什麼的。
他鄉遇故知,那也算是人生一大喜事。
像蔣青家,在這住了十多年了,卻沒有親戚上門,就顯得有點引人好奇了。
哪怕他們說老家太遠沒人來,還是讓人心裡揣測萬分。
剛叔也是一愣,下意識的就往裡麵跑,都忘記問來的是哪位親戚。
小廝很得意自己的話引起人家這樣大的反應,又想到了自己忘記說要緊事,趕緊道:“對了,我還忘記說件要緊事,你們知道蔣太太快要生了嗎?你們是來送催生禮的嗎?”
孟譽也是一愣,隨即點頭:“應該是的吧?”
他也沒想到會遇到蔣太太要生產,雖然也算是高齡產婦。
不過他們開藥鋪的,連親娘和女兒一起生產的事也見過不少。
比如十多歲的外甥給兩三歲的舅舅磕頭拜年這樣的也不算是稀罕事。
他心裡覺得,自己還是儘快把人娶進門,把她的身體調養好,指不定明年這個時候,她也能懷上孩子了。
雖然他在於婉娘麵前說,等她帶著昭昭嫁給自己,自己也是兒女雙全。
但是他心裡還是期待於婉娘能給自己再添個兒女。
畢竟現在講究的是多子多福氣。
偏偏之前柳氏也隻是裝的大方賢惠,雖然說是給他備了如花似玉的通房,卻暗地裡動了手腳,沒有給她們生兒育女的機會。
後來自己找的兩個通房,雖然說是乾淨的,但也是早就被培養她們的媽媽喂了藥,不會生育的那一種。
至於他當初為什麼不買能生育的女子,可能是因為他心裡也不希望自己的兒女,哪怕是庶出的,不要從她們的肚子裡出來。
孩子的娘要是這樣的低賤的身份,怕是孩子以後會受不少委屈。
沒想到這麼一蹉跎,現在他已經是而立之年,膝下也隻有一個兒子。
他也聽於婉娘說過,蔣太太和她的年紀差不多來著,那自己努力一下,還是很有可能再多個兒女的。
這個時候後麵的馬車也跟著上來,吳媽媽先下了馬車,才扶著太太和小姐下了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