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塊牌牌(1 / 2)

淩放順著變換的風勢,快速轉換到預備著陸姿勢。

他動用腰部和腹部肌肉力量,在依然很高的速度下,將上身往後仰,膝蓋隨之微微彎折,雙腳帶動著兩隻雪板,一起下沉。

隻是眨眼之間,肉眼看去,他的雪板前端幾乎在空中越過了那第二條紅線!

然而,淩放身體前進的速度也早已經慢下來,加上姿勢一變,空氣的阻力更會驟增。

伴隨著人體的自然下落,淩放腳下那兩隻長長的雪板從頭到尾與地麵迅捷地相接,貼合時,發出了輕快的“窣窣——”聲。

接近八秒、自由落體80多米的淩空飛行結束了,黑發的少年從風的懷抱中離開,落回到堅實的大地上。

淩放的著陸姿態很輕靈,選擇了普遍應用的弓箭步,但是用了比成人運動員略開些的姿勢,他現在年紀小、體重輕,這樣彈性大一些,出狀況好調整。

他保持著這個動作,直到過了跌倒線,進入停止區,立即雙板一斜,很乾淨地停下。下一秒,淩放立刻往回看——

果然……和他著陸前的最後判斷一致。他已經越過了第一條紅線,非常接近第二條紅線,幾乎算是踩在了上麵,按痕跡判定,估計落點會是在那第二條紅線之前。

這倒不要緊,主要是,他的著陸落點離著更前麵那條不遠不近的綠色線,明顯還差段距離。

淩放垂下眼眸,低頭卸了雪板,扛著板往離場通道走。

一出通道門,隊醫大叔和體育局的那位工作人員就興高采烈地迎上來,幫淩放拿雪板,還說著:

“淩放,這一跳可是太漂亮了!今天太棒了!”

“好樣的啊淩放!”

隊醫大叔新聘來不久,而且跳雪項目比賽本來就少,他還是第一次隨隊出國看現場比賽,眉飛色舞地用一口川渝普通話說:“真好看嘿,這運動看得人心驚肉跳,但是可真壯觀,咱娃娃這麼點大,就呼啦啦地從這老高跳下來,飛出來快有一百米了!”

唯獨淩放自己不吭聲,因為寒冷和高速迎風而微微發白的嘴唇剛剛回複些許紅潤,就被他幾乎抿成一條直線。

他隻是低下頭,跺了跺鞋底的雪。

直到葉飛流顛兒顛兒地走來,瞅著他就是一通笑,還手欠地大力揉了一把那眼看著要耷拉下去的小腦袋,讓小徒弟那頭順滑光亮的短發,瞬間炸起來許多毛毛……

淩放立刻反射性甩頭,安靜地瞪了一眼自己這沒正形兒的教練。

“嗨呀呀,喪什麼!這場風啊,確實對你不利,有好幾個體重合適的也都沒過K線哦,你這小身板兒,體重是這裡頭最輕的,幾乎飛過HS線,這已經夠可以了啊。”葉飛流語調輕快時,總透著那麼一股不正經。

K線,也就是每座跳台的距離分基準線,是雪地上那三條線裡的第一條。它可以視為60分分數線,當選手躍過K線時,超過1米記2分,如果沒過,那每差1米扣2分,落在K線上的得分為60分。

可彆以為說60分就是簡單的,在國內來說,一場比賽裡隻有不到半數的選手,能穩定地飛過那“攔路”的第一條紅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