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靖是中國上一代跳雪運動員,和淩放的教練葉飛流也是老熟人。
那還是個中國能進世界杯分站賽都不可思議的年代呢,他早早退役,轉型了專業賽事解說——在淩放出現之前,能解說的比賽實在太少,隻算是個副業,正職是他老家烏蘭牧騎文工團的一名職業馬頭琴手。
這回蘇靖可是為了平昌冬奧專門趕到B市,跟文工團領導請了假的。
蘇靖抽空看了一眼呼吸燈閃啊閃的手機,“……”
那是文工團專門開電視看他解說的一群同事們,在群裡@他的問題:“靖子啊,你們這賽事層級是不是和籃球足球一樣,NBA啊歐冠啊之類的比奧運水平高啊?”
呃,不是……
他再看看旁邊副屏幕裡還在緊急處理現場傷員的情景,歎口氣,接著對鏡頭科普:“呃,跳台滑雪世界範圍大小賽事很多,而且是很傳統的項目,這是第一屆冬奧就有的項目。冬奧會是本項目的最高水平賽事,兩年一屆世錦賽,四年一屆冬奧會,有冬奧的時候是替代世錦賽的。這就是最高賽事。”
蘇靖在國家隊老熟人多得是,也知道些平昌跳台滑雪這邊的內幕消息。
按理說,能在奧運決賽第一跳中排在二十之後出場的運動員,水平不敢說肯定有多高,但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某些客觀條件沒保障到位,對他們項目的運動員影響確實很大。
蘇靖咬咬牙,畢竟是在央視,不好直接diss人,他也隻能暗搓搓地說:“咳,說起來吧,這主辦體育競賽嘛,主辦方一般還是要以自家場館幫助多少運動員打破了最好成績、發揮了最佳水平為榮的。我也沒想到還能有這樣的……”
和他多次搭檔解說淩放的世界杯分站賽的女主持人笑顏如花往回圓圓場:“啊,但是最近三屆奧運,確實都比較少見到運動員發揮出個人職業生涯最佳水平哦!畢竟新場館比較多,加上大賽還是緊張……不過,下麵馬上出場的弗朗克這種老將相對會比較遊刃有餘。讓我們期待他這一跳!”
弗朗克這一跳的確不錯,鬆弛、舒展,在一連幾位選手發揮不佳後,用一種壓倒性的沉穩氣勢,穩過K線,94米,暫列第一。
“看!德國選手弗朗克,寶刀未老啊!相比前麵的選手而言,很體現實力底蘊和大賽經驗!”女主持人讚歎。
不錯,而且接下來,連續幾位世界杯直升的選手跳完,都沒人超過弗朗克的成績。
“讓我們看看弗朗克的最佳記錄能夠保持多久……好的,下麵到了本屆冬奧會東道主國家的選手,21歲的韓國選手,鄭太賢。”
女主持人隨著鏡頭給到候場選手大特寫,開始給央視觀眾介紹:“第一年進入世界杯,目前是FIS世界積分排名前13名,當代韓國男子跳台滑雪代表人物,被韓國媒體譽為“亞洲飛雪新星”……”
韓國媒體也在他們國內轉播報道,韓國電視台的比賽解說員更是激情洋溢:“鄭!太!賢!鄭太賢出現了!觀眾朋友們,我們跳台滑雪的天才!三年時間從田徑轉項,成為了世界級選手,填補了項目幾十年的空白,在上個月發起的網絡投票中,這位運動員因帥氣的外形、羞澀有趣的性格、和絕對製霸的實力,位列大韓民國性感男士第三名!”
鄭太賢,用兩年時間從洲際杯打到世界杯,表現確實不錯。淩放印象裡,前世卻並沒有這位韓國運動員的先例,韓國在平昌冬奧中,沒有運動員進入決賽。
這變化也不好說原因,或許是淩放的存在讓其他東亞國家也增強了信心,提升了對跳台滑雪項目的注意力。
鄭太賢在跳台頂端預備了。
看到信號後,這位韓國運動員深吸一口氣,鬆手——他的技戰術形態更加接近於哈薩克斯坦名將阿伊蘇的類型,穩定,低空,爆發力強。
鄭太賢短跑出身,是從家境貧寒領救濟的雙失業家庭靠體育熬到進入國家隊,又為了平昌轉項,心態和運動素養確實很好。賽前,他們國家的媒體已經把這場比賽炒作成本屆冬奧雪上項目最大看點之一,也有了好幾項商務代言。
在這麼大的壓力下,他動作一絲都沒有變形。
低空類型的選手穩定性確實好。
飛行,著陸——97米!目前為止的全場最好成績!
觀眾席還是本地觀眾多,一片歡騰,揮舞著旗幟手幅。
韓國媒體轉播間裡也是一片歡欣鼓舞。
但是,鄭太賢之後的幾名選手……
……又回到了連環跌跌樂。
這種極限運動項目的大賽決賽、再疊加新場地的debuff,很容易會出現一個選手摔了、後麵選手因心理壓力影響,接連失誤的情況。
比如瑞典的新星,小拉森就摔了一跤。索性隻是倒地沒分,沒有受傷。
“按理說這裡跌倒,臀部著地然後起來了的,可以看回放——是在跌倒線前起來的,可能大扣分,不至於沒分啊……”中國的央視解說間裡,蘇靖嘀咕。
女主持人接話:“或許是裁判組這次抓姿勢分比較嚴格。”
瑞典三劍客就剩拉森一個獨苗,其他兩個包括他的堂哥,都去了資格賽,沒進決賽。
小拉森當著鏡頭哭了,眼睛紅通通。他的教練直接拒絕了鏡頭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