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朝堂之上的事情,交給我。”白元明稍稍合計了一下後,很認真的點了點頭。
他明白了陳守信的意思,就是要讓他成為內衛司的對外負責人,也可以說是發言人。內衛府的人,在探
查消息上肯定沒有問題。但是有時候有些事情,也不是說你有了證據就那麼好處理。
“咱們爭取還朝堂上一片清淨吧。”陳守信說道。
白元明臉上精神煥發,情緒高漲,很想看到將來在自己的努力下,有一個乾乾淨淨的朝堂。
雖然說是陳守信將他給拉下來的,但是他對於陳守信是感激的。並不是因為陳守信給了他那麼高的聘用金,而是他發現自己以前所做的事情,並不能說是錯的,但是也不能說是對的。
人活一世,草活一秋。他是文人,更想在這個世界上留下自己的足跡,要不然當初他也不會選擇禦史這條路。
隻不過那條路本來就不是很正,他也跟著越走越歪。現在有了陳守信給指出來的光溜大道,他就要堅定不移的走下去。
文人雖然很多時候被人們稱為“酸才”,但是大多數都是很有風骨的人。他選擇了這條路,就會堅定不移的走下去。
看著白老頭興衝衝的離開這邊,陳守信的心情也很不錯。內衛司哪哪兒都好,就是缺少一個官麵上的人。
趙一他們以前雖然也處理過很多的事情,但是在某種程度上來講,見的“世麵”還是少了一些。也許將來在朝堂上,被人幾句話就擠兌得沒電了。
他可不想每次有了事情都自己親自開撕,他更不想自己一直都栓在內衛司。有了白元明這個老炮就不同了,論撕人的本事,禦史服過誰?
風聞都能夠奏事呢,要是掌握了真憑實據,老白出馬,那絕對是一個頂倆的存在。
處理完了正事兒,他又想起了閒事兒,還是仁王姬昊鯤的事情。
這貨真的是太心急了,三位部族的首領剛剛抵達皇城,他就了不顛的過去慰問。打得是什麼樣的心思,就算是普通老百姓都能猜到一二,更不用說常州府這邊一直混官場的官員們了。
太子之位,太吸引人了,姬昊鯤也想為了將來衝擊太子之位蓄力。
永平帝到底是要立大的還是小的,他摸不透,所以他也不想參合進這個事情中,更是早早的就擺明了自己的態度。
現在姬昊鯤在常州府這麼活躍,也不知道自己離開皇城的這段時間,他又與多少朝中大臣有了交流。
看樣子周吉民是鐵了心的支持他,在周吉民的努力下,沒準還真的能幫他多爭取一些人,要不然他也不會如此的大膽了。
可是這樣真的好麼?物極必反啊,你做得太過、太張揚了,可未必是什麼好事情。
想了一會,心中也是覺得有些無趣,也就不再想了。愛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吧,跟自己沒有一毛錢關係。
反正不管是誰接了太子之位,那也都是好久以後才能登基當皇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