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四娘踩坑(1 / 2)

南北雜貨 報紙糊牆 5958 字 3個月前

隨著一批又一批的商賈湧入離石縣,當地的物價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最明顯的就是酒樓客舍相較從前有所漲價,雖然對於這些從長安城來的人來說,目前這個價格也是相當實惠。

還有不少商賈北上的時候,也不是空車過來,不少人都會帶一些這邊沒有或者少有的東西過來販賣,其中最保險的買賣就數絲織品。

早前在他們離石縣,一匹絹要賣到三百五六十文,這會兒價格降下來,就隻要三百十幾二十文錢了,城中不少富戶最近都在囤貨,就怕過了這村就沒這店兒。

其實,同樣是絹,不同的地方出產,不同的人家織出來的,品質也是有好有差。

羅用這回進城,剛好遇著一車從長安拉過來的絹布,城中不少和羅用相熟的人,都說這回這批絹不錯,成好尺寸足,麵料厚實,價格也合適,於是羅用便也買了一匹回來。

這一匹絹,羅用打算用來給自家兄弟姐妹做貼身衣物用,奈何二娘最近也很忙,沒空做這個,於是隻好拿去村裡寡婦家,請她們幫忙裁製。

這年頭寡婦也是很常見,他們村裡就有好幾個,這家人之所以會被人稱為寡婦家,是因為她們一家三個寡婦,沒有男丁,就靠一個老婆婆領著兩個兒媳婦,養活下麵幾個孫子孫女。

那老婆婆姓孫,平日裡村人就管她叫孫寡婦,這孫寡婦也是個持家有道的,家裡頭一個男人都沒有,她領著兩個兒媳婦,硬是把日子給過下來了,孫子孫女一個個地也都養得不錯。

前兩年羅三郎還小的時候,還曾見過這孫寡婦扛著一把鋤頭打到人家家門口去,就因為那家的男人對她兒媳婦言語輕薄了幾句。

她家兩個兒媳婦沒有一個改嫁的,這孫寡婦應也是功不可沒,就她們家這種情況,若是再出一個改嫁的,那日子可就沒法過了,若是兩個都嫁了,那麼這一院子的小娃娃可就都沒了活路。

“三郎,你怎的來了?”那孫寡婦見是羅用來了,連忙迎到院子外頭。

自打跟這羅三郎學得了做豆腐的手藝之後,她家的日子可是一日好過一日,現如今她那孫女又有從羅二娘那裡學得了織毛衣織毛襪的手藝,眼下就能掙錢不說,將來也必定可以尋個好人家。

早前還有傳言,說她們這一窩女人都是寡婦命,她家大娘長到十三四歲,連個問的人都沒有。現在倒是有人過來問了,她卻也不著急嫁孫女了。這家裡頭又能掙錢,孫女又有手藝,多留一兩年也是無妨,這個孫女婿,她必定是要好好挑選的,怎麼著也得找個人品端正身體結實的,莫要叫那乖孫再走了她們的老路。

“我從城中買得了一匹絹,想給家裡幾個做一些貼身衣物,二娘卻是不得閒。”羅用抱著一批絹布,跟她進了院子。

“可是要一人做一身?”孫寡婦高高興興地借過那一批絹布,這可是絹布啊,前些年日子艱難,她把自己陪嫁的布料全給拿去換了糧食,連一身好衣物都沒留下,轉眼,也是有好多年沒摸過這等好布料了。

“也不拘做多少,橫豎就是這麼多絹,能做多少做多少。”這一匹絹布大約也不夠給他們一人做兩身的,還留什麼,都做了。

除去出嫁的大娘不說,他們家裡頭現如今還有六個兄弟姐妹,針線女紅就全靠二娘一個,說起來他們羅家眼下的日子過得也是不錯,吃得比這時候絕大多數人家都好,但這身上穿的,著實也是馬虎了些。

“那好,我先幫你量一量尺寸,二娘她們幾個,晚些讓我大兒媳過去一趟。”孫寡婦說著便拿了一條麻繩出來。

“聽聞孫阿婆手藝最好,我這一身,還勞煩阿婆幫我做得妥帖些。”言下之意就是說,他自己的衣物,要讓孫阿婆親手做,不要交給她的兒媳或者孫女。二娘她們倒也罷了,橫豎這孫阿婆一家也都是女性,不存在什麼避不避嫌的問題,羅用這裡就有些不同。

“我省得,你且安心,我自然幫你做得妥妥帖帖。”孫寡婦笑道。

她也不是那糊塗人,從前在她娘家那邊,可比在這西坡村要講究許多,這點事情還能拎不清?

待到量完了尺寸,羅用就問起了工錢一事。

“要甚工錢,隻那些布頭,你若是不要,留下來給我便是。”孫寡婦說。

“那如何使得,裁製衣物也非易事。”羅用連忙道。

“行情便是如此,三郎毋需多言。”窮苦人家哪有浪費布料的,那些多出來的布頭拚一拚,也能給她最小那兩個孫兒拚出兩件小衣,這絹布可比麻布不知道要柔軟了多少。

能舍得給布頭的也已經算是大方人家了,有些個人連布頭都要拿回去,隻少少地給那一點半點的工錢。

對方既然已經說了行情如此,羅用便也不再多言,隻又道過了謝,這才出了孫寡婦家的院子。

待她走遠了,孫寡婦收好了那一匹絹布,對炕頭上那小臉通紅正在織著一個毛衣袖子的孫女說道:“臉紅什麼,那羅三郎進屋這半晌,也未向你那邊多瞧一眼。”

“……”她那孫女將頭埋得更低,隻那兩隻耳朵卻紅得愈發厲害。

“可知他對你無意?”孫阿婆又道。

“我知。”她那孫女低低回了一句。

“你知便好。”孫阿婆歎了一口氣,在炕沿坐下,又道:“這羅三郎若是能看上村中哪戶人家的閨女,誰人也沒有往外推的道理,他若是對你有意,我豈能不為你高興,隻是我這兩隻眼睛看得真真的,他卻是對你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