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夥跟李淵關係太近了,現如今當皇帝的可是李世民,那李淵說好聽點是讓位,說難聽點就是被廢了,他這會兒可還活著呢,你說李世民會不會一點都沒防備?
“這棺材板兒果然名不虛傳,我聽聞之前他招待那些送樹苗過來的商賈,同樣也是這些菜肴。”這時候還不太流行吃拿卡要,但這羅三郎著實也太不夠熱情了一些。
“鄉野客舍,能有幾樣新鮮菜式就已經算是很不錯了,還能拿得出什麼美酒佳肴不成。”唐儉坐在馬背上,一晃一晃地慢慢行著,一點也不著急趕路。
這時候還是春季,他們一路北上傳授那些牧民製皂之法,少說還有一個夏天再加一個秋天的時間,急什麼,慢慢來。
“唐公,前麵有官兵來報,言是石州刺史有請。”這時候,有一個先行的隨從打馬回來,向唐儉稟告道。
“不去了,還是差事要緊,咱這就北上吧。”唐儉隨口便回了。
那石州刺史郝建平,出身太原郝氏,郝氏一族分支甚多,分布甚廣,但是如今在朝中真正得力的人並沒有。
郝建平本人頗有些才學,通過科舉一途考上進士,大約是因他出身人品皆屬上乘,最後就謀得了石州刺史之位,這位置可不太好弄,很多時候都是從上邊空降,京官外放之類,少有從當地提拔或者是讓官場新人擔任的,這郝建平當年應該也是走了幾分好運。
這個時候的進士很難考,但凡考上的,最後很多人都當了宰相。
郝建平既能考上進士,自然也是有才學的……
說到才學,唐儉又想起那羅三郎來了,聽聞前些時日,聖人在眾位大臣麵前玩笑說羅三郎字醜,唐儉當時卻是不在場的,他如今是三品官員,像那種小型會議,基本上沒他什麼事。
再想想那羅三郎的棺材板兒之名,以及他這兩日對待自己看似恭敬實則疏離的態度,唐儉總覺得那小子肚子裡頭有貨。
長路漫漫,閒來無事,唐儉便把那五頃良田的事情又拿出來琢磨了一番。
早前羅三郎弄出那燒土糞之法以及盤火炕之法,這事由石州刺史上報京中,聖人便賜他良田五頃。這一次羅三郎自己獻上皂方,聖人依舊賜他良田五頃,這裡頭的用意,不得不令人深思。
這一深思,唐儉就想到了李密,李密當年可是響當當的一條漢子,瓦崗軍一把手,有他在,什麼程咬金秦叔寶,統統都得靠邊站,後來李密投唐,被封為光祿卿,上柱國,賜爵邢國公。
聽起來好像很不錯,事實上那光祿卿就是管皇室膳食的官職,像李密那樣的人物哪裡能乾得了這種工作,就算給個虛職把他閒置了都比這個強,後來他乾不下去了,自覺受到了侮辱,又跳反了,最後就這麼被弄死了,還給人留下了一個愛跳反的印象。
唐儉也是從那時候過來的老人了,對這些個事情比較清楚,沒事的時候,常常也會在心裡頭琢磨琢磨。
像他們這些當臣子的,就沒有不去揣測聖意的,若是連上邊的人想些什麼都不知道,兩眼一抹黑,那還當的什麼官,彆稀裡糊塗再把小命給搭上咯。
對那羅三郎,聖人接連兩回都隻賞賜他五頃良田,應也是有試探之意。
不過那小子倒是穩得住,反應還算不錯。唐儉將視線掃過身後那幾個小官以及隨從,這兩天的事就算他不說,當今聖人遠在京中,怕也能知道得一清二楚。
嘖嘖,這場好戲才剛剛開鑼,不知後頭又將如何發展,那羅用小兒,可千萬彆出什麼昏招才好。
羅用:……
·
此時,西坡村這邊,羅用一邊推著攪拌器做肥皂,一邊正看他空間裡頭的一份資料。
那是一篇畢業論文,講的是淩煙閣二十四功臣,其中就有唐儉此人,而且在李靖和尉遲敬德等人的故事中,他也有友情客串。
話說有一次唐儉和李世民下棋,下著下著兩個人就吵起來了,李世民很生氣,過後就跟尉遲敬德說:“唐儉不尊重我,肯定在外麵說我壞話了,你去幫我打聽打聽,我要殺了他……”
看到這裡,羅用就想不明白了,你丫不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嗎,跑去跟個大老虎下棋也就算了,腦抽了才跟他爭棋。
唐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