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 金瓜(1 / 2)

南北雜貨 報紙糊牆 5485 字 3個月前

羅用這回給敦煌縣令送去的禮品足夠豐厚,道歉信也寫得十分誠摯,最後又把錯編的那一戶在常樂縣這邊的戶籍上銷了戶。

也就是說把這個編戶歸還給敦煌縣,絕對沒有半點要與他們爭搶的意思。

那敦煌縣令大約也看到了羅用的誠意,說不定還被那個兒板材棺羅給逗樂了一下,總之人家表示這件事既然是意外,那他便也不追究了。

周邊其他幾個縣聽聞了這個消息,大多也都表示理解,至於心中有沒有偷偷羨慕一下,那就不好說了。

哇塞,那可是一大車的禮品誒,白白得來的,就跟天上掉餡餅一樣。

對於這一次編戶的過程中出現的失誤,常樂縣公府這邊已經把相關責任落實到位了,羅縣令倒是沒有罵人,就是罰了他們一點錢,充作賠禮的一部分罷了。

至於剩下那些,便是他自己掏的腰包,誰讓他是常樂縣老大呢,手底下的人犯了錯誤,他肯定也是要擔責任的。

一說到罰錢,吏員們原本還有一點鬆散的小神經立馬就繃起來了。

誰要是還盼著他們下回再犯同樣的錯誤,那可不太容易。

總體來說,這些吏員們辦事還是很靠譜的,羅用不需事事操心。

他近來無事的時候,經常也會去常樂書院聽聽課。這個常樂書院的院長就是唐儉,學生就是那些個從長安城過來的士族小郎君,先生大多都是唐儉從敦煌一帶請來的有識之士,有當地貴族,也有一些胡商出身。

羅用在這個書院掛了個副院長的虛銜,並不怎麼管事,倒是偶爾會來聽聽課。

基本上都是跟喬俊林一起過來,喬俊林來得多些,羅用來得少些。

羅用喜歡聽那些經驗豐富的胡商講述自己經商路上的所見所聞,有時候他也會跟著學一點外語。

這時候的西域可謂是小國林立,有不少小語種,但是其中最主要的三個語係,便是漢語、突厥語、還有印度語。

西域那邊也有不少漢人,有為了避難自己逃出去的,也有在戰爭中被遊牧民族俘虜過去的,各種原因都有。

聽聞在商道上的一些城池綠洲,有時候半數以上的人口都是漢人,在那樣的地方,基本上隻要會講漢話就可以了。

另外突厥語和印度語也比較常見,雖然還有不少小語種,但是隻要會這三種語言,在西域各國行走就不會有太大阻礙。

西域再往西,便是波斯大食那一帶,那邊的語言又不一樣了,胡商們很少有去過那一帶的,而且那些地方眼下也不是唐朝政府的經略重點,常樂書院目前並不教習。

不過光是這兩門外語再加上西域各國的政治地理知識,就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學會。

羅用給唐儉提了一個建議,讓他給這些學生分專業,主要就是把學印度語和突厥語的分開上課,學語言的過程實在耗時耗力,沒必要讓每個學生都同時學兩種外語,反正他們這些人有一天就算去了西域,也不可能單槍匹馬一個人就去了。

這對於唐儉來說也是一個比較新穎的概念,長安城那邊雖然也分算學書學,但那都是一個學校一個專業,像羅用說的這樣,一個學校裡麵再分專業,他從前還真沒聽說過。

這個時代的文化教育,主要還是針對上層階級的年輕人進行的精英教育,目標就是培養出全麵發展的國之棟梁,更直接一點說,他們培養的是官員,而如果按照羅用這種思路,那就變成實用主義,最終培養出來的,大約也隻能是吏員。@無限好文,儘在晉江文學城

“那不叫吏員,那叫專業型人才。”羅縣令糾正道。

“長安城那些老匹夫還不知道要怎麼笑話我呢。”跟長安城那些充滿文士氣息的書院比起來,他們這所培養專業型人才的學校簡直太lo太沒格調了。

“那就給他們笑一下嘛,你又不會少塊肉。”羅縣令不以為意。

“要不怎麼說你是塊棺材板兒呢。”唐大夫言道。

棺材板兒就棺材板兒吧,羅用還挺喜歡自己這個諢號,沒覺得有什麼不好。

“聽聞你去年搜集了不少西域那邊的種子,種出來甚好物什沒有?”過了一會兒,唐儉又問羅用。

“並無。”去年那些種子都是臨時收集的,那些胡人身上有什麼羅用就收什麼,因為沒有提前打招呼提前準備,自然也就很難收到什麼好東西。

“聽聞那高昌國近來出了一個新鮮物什。”唐儉與羅用分享自己剛剛得來的消息。那高昌國近來因為戰事,商賈不通,消息往來全靠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