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 不稱心意(2 / 2)

南北雜貨 報紙糊牆 6291 字 10個月前

也就是在沼氣燈投入使用之後的這些時日,常樂縣中明顯就比從前熱鬨了許多,而且還有越來越熱鬨的趨勢。

隨著後麵幾個沼氣池的逐漸開放,作坊區那邊也都點上了沼氣燈,然後就開始向居民區推廣普及,一盞燈每月隻需三文錢用氣費,比用油燈還省,城中百姓就沒有不願意的,在眼下這個大推廣的階段,同樣不需收取開戶費,還送一盞沼氣燈。

照理說像這樣的大力推廣,肯定要花很多錢,但是常樂縣公府這邊卻並不吃虧。

原因是他們公府手裡持有很多土地,自打這個沼氣燈推廣之後,縣城地價水漲船高,求購者亦多,先後賣出幾塊地皮之後,常樂縣公府就有錢了。

羅用讓人仔細賬目,每一筆收入和支出都要算得清清楚楚,若有餘錢,便要攢起來充作修水渠之用。

杜構和夏彥在休息了小半個月以後,就開始出去勘察地形了,與那些從前負責過這個工作的吏員們一起,一出城,往往就是好些時日都不得歸來。

自從這沼氣燈在常樂縣推廣開了以後,周邊那些地方也有人過來打聽的,還有那尋合作的,大抵便是讓羅用安排一些人手,到他們那些地方上去修沼氣池布置沼氣燈。

常樂縣眼下正當要發展的時候,羅用哪裡肯,推說這沼氣燈技術還不太成熟,等他這邊再研究研究,等到技術成熟以後再向周邊地區推廣。

郭孝恪也想要這個沼氣燈技術,奈何羅用這回根本不買他的賬,找唐儉唐儉也不搭理他,於是他就去找陳皎,問他這個上官是怎麼當的,怎麼連自己手底下的官員都管不動了?

陳皎很是鬱悶,心道你這隴右道兼安西都護府的頂頭上司都壓不動那塊棺材板兒,這時候倒是來尋我的不自在。

其實陳皎一早就想走了,奈何調令遲遲不肯下來,於是他請自己的族人朋友幫忙打聽。

吏部那群人說,那羅用就是個刺兒頭,偏又有些能耐,聖人愛惜其才,就是想讓他在隴西好好發光發熱的意思,不想再鬨出什麼事端,這不,看陳皎跟他相處得挺好,一時便也不打算給他們這邊換人了。

陳皎:好個屁!

這一邊,郭孝恪壓不動羅用,就寫了文書到長安城去告狀。

皇帝對郭孝恪這兩年在高昌那邊的成績並不滿意,他當初之所以讓郭孝恪去當這個安西都護,主要就是為了讓他去邊疆打仗的,結果郭孝恪去了那麼久,仗是一場沒打,就知道成天喊人到山上去挖礦石。

這倒也不能全怪郭孝恪,打仗這種事情,總得師出有名啊,現在的大唐隴西一帶,與西邊那些小國友好得不得了,每日裡商來商往貨進貨出的,早前他們盯上的那幾個小國,現在都忙著搞發展了,根本不惹事。

還有那個焉耆國,之前不是還挺拽的,現在他們也是派了使臣來長安,表明了自己與突厥人劃清界限的決心,又表現出對中原王朝十分尊敬仰慕的樣子,就這樣,你還好意思派兵去打他?

皇帝近來不禁也開始反省,自己當初讓羅用去常樂縣,到底是對是錯呢?

又幾日,羅用的文書也到了,與那份文書一同被送過來的,還有一箱子燈籠燈罩沼氣燈。

長安城這邊沒有沼氣,這沼氣燈送過來,也就是給他們看個樣子,那些個燈籠燈罩倒是有用。

燈籠裡頭擦跟蠟燭,蠟燭的燃燒同樣也會產生熱量,使燈籠裡麵那個塗抹了氧化釷的網紗激發出強光,燈罩則是套在油燈的燈座上使用。

“倒是不錯。”皇帝言道:“令人去尋些釷石,多做一些燈籠燈罩供宮中使用。”

“喏。”

對於皇帝這幾日的表現,有些人看在眼裡,心中不免也是暗暗地猜測揣度著。

“那些從常樂縣送來的燈籠燈罩,聖人似並不十分喜愛。”在麵對自己的族人以及私交好友的時候,他們也會對這件事情進行交流討論。

“大抵不是心中所愛。”有人道。

作為一個有野心的帝王,自然還是更想開疆擴土一展宏圖,羅用做的這些事情雖然也不錯,但確實不是他心中所願。

這就好比他某天想吃荔枝罐頭,宮人卻道荔枝罐頭沒有了,與他端上來一碗橘子罐頭,滋味雖也不差,卻到底不稱心意。

與這一箱燈籠燈罩一起被送過來的那封文書,上麵寫著氧化釷的分辨以及用法。

羅用在這個文書上還說,他們現在製作出來的這些燈籠燈罩還不夠亮,聽聞西域那邊有一種燒製琉璃的方法,若是能以那琉璃做燈罩,那將來做出來的燈必定就很亮了,所以他打算組織一個隊伍去西域,尋找燒製琉璃的方法。

皇帝想了想,準了,那常樂書院開辦亦已有些時日,差不多是該讓書院中那些年輕人去西域走走了。

http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m.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