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怕死,他們隻怕自己死的無聲無息,沒有價值。
顯然,死在戰場上也比死在病榻上更容易讓他們接受。
崇禎皇帝又開口道:“此次進軍遼東,五軍都督府先拿出個計劃來,建奴不能一定性的弄死,必須要留著他們。”
張惟賢好奇的問道:“陛下的意思是?”
沉吟一番,崇禎皇帝開口道:“朕欲驅趕建奴向北,或者向西。
之前夏額哲部的奏報,幾位愛卿應該都是知道的,奴爾乾都司那邊再向北一些,出現了毛奴的影子。”
點了點頭,張惟賢躬身道:“啟奏陛下,臣知曉此事,不是那些個毛奴已經由劉興祚帶兵前去助剿了麼?”
崇禎皇帝道:“不錯,劉興祚是帶兵前去了,可是那些個毛奴是從哪裡來的?
朕的意思是,驅趕建奴向北與毛奴爭鋒,無論他們打得贏還是打不贏,反正最後我大明的軍隊都是要過去平叛或者替百姓報仇的?”
你丫心真黑!
溫體仁和郭允厚還有張惟賢和崔呈秀心中齊齊暗罵了一聲。
張惟賢沒理會崇禎皇帝這麼不要臉的說法,而是接著又問道:“那陛下說的向西?”
崇禎皇帝道:“朕聞大宛國有汗血寶馬?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朕看上汗血寶馬了!
再者說了,太祖高皇帝平定天下之初的那些色目人是哪兒來的?不還是西域再往西?
還是說,偏他蒙元去得,朕就去不得?天下間斷無這般道理!”
張惟賢和溫體仁等人心中了然,這就是皇帝陛下打算先逼著建奴當刀去披荊斬棘,然後再弄死建奴。
唯一的問題是,建奴會不會依著崇禎皇帝的意願去北征或者西征?
崇禎皇帝則是冷笑道:“若是建奴真有膽子死守沈陽,朕倒是還會高看他們一眼。
但是看看之前建奴的行為,基本上都是搶了就跑,有好處就沾,沒好處他們跑的比誰都快。
生死之間,有大恐怖,建奴不可能不怕死。更何況,建奴裡麵也不是沒有我大明的人。
隻要奴酋黃台吉一死,整個建奴不說四分五裂也差不多,再時候逼著他們北征或者西征,隻看我大明在哪個方向給他們放開一道口子罷了。
就憑著建奴現在的狀況,他們哪怕明知鑽了這個口子會死,他們也會義無反顧的鑽進去,飲鴆止渴而已。”
張惟賢躬身道:“陛下是屬意於讓建奴向西還是向北?”
崇禎皇帝語塞——要是朕已經決定好了讓建奴西征或者北征,還用把你們給弄過來商量?
向北,肯定是毛子,而且懟完了北邊的毛子之後也能向西吧?
但是北邊苦寒是肯定的,沒看後世的毛子們都喝酒精揍北極熊麼,還不是太過於寒冷才練就的?
向西沒有那麼多的惡心事兒,而且西邊國家也多,好處也多,可是先讓建奴撈一遍,朕這心裡怎麼就這麼不舒服呢?
身為一個合格的臣子,替皇帝分憂是最基本的責任和條件,不同於張惟賢這種比較純粹的軍人,崔呈秀原本揣摩上意那可是一把好手。
想了想,崔呈秀躬身道:“陛下,臣以為可以驅趕建奴向北!”
崇禎皇帝唔了一聲,開口道:“說說理由?”
崔呈秀躬身道:“若說是西征,夏額哲所部比之建奴更加放心,其實北征也是一樣兒。
隻是依夏額哲所部和劉興祚後來的回報,都證實了那些毛奴悍不畏死而且力大無窮,與他們交戰,傷亡必然會大。
而西方的那些個蠻子們則不一樣兒,西域之地千人稱英萬人為王,十萬人就是了不得的大國家了,讓建奴去西域,可謂是殺雞用牛刀也。”
崇禎皇帝和張惟賢瞬間秒懂。
北邊的毛奴和西域那些小國對比起來,還是北邊的毛奴更難對付一些,如此一來,最好是讓建奴北征的時候跟毛奴弄個兩敗俱傷才好。
至於西域那些個不成氣候的小國,直接讓夏額哲部效仿當年的成吉思汗再來上一次西征就可以了。
崇禎皇帝則是將目光轉向了張惟賢:“英國公以為如何?”
張惟賢沉吟道:“啟奏陛下,奴爾乾都司現在靠西南邊兒的這部分已經在我大明手中,驅建奴向北,則必須顧忌到這一部分。”
崔呈秀反對道:“向西又有何不同?一路之上除去草原,可還有著大量的關隘,若建奴叩關,僅防禦建奴,我大明又需支出多少?
方才國公大人也說過了,奴爾乾都司西南之地在我大明手中,劉興祚駐軍足有四十萬,何懼他建奴?
下官說句不客氣的,若是不顧傷亡,單憑劉興祚所部便可以徹底的平定建奴,又何須驅趕建奴向西還是向北?”
張惟賢道:“奴爾乾都司那邊可有關隘?我大明北邊關隘眾多,建奴難以入關,奴爾乾都司的二十萬百姓牽製之下,劉興祚四十萬大軍又能出動多少?”
聽著張惟賢跟崔呈秀兩人辯論了起來,崇禎皇帝卻又想到另外一件事兒——大明在建奴那邊可不隻有一個人,而是兩個。
阿敏和莽古爾泰這兩個渣渣現在死心塌地的要跟著大明一起弄死黃台吉好在遼東當個土皇帝。
兩個渣渣合在一起也是個麻煩事兒,倒不如把他們兩個分開,一路向北,另一路向西。
這樣兒一來,兩路建奴的實力都不強,對於明軍來說都是分分鐘解決掉的事兒。
而對於北邊的毛奴和西域的蠻子們來說,這兩路建奴可就是噩夢了——建奴再不成氣,那也是學習過三國演義的,懟那些滿腦子肌肉和蠻子還不是簡單輕鬆加愉快?
想到這裡,崇禎皇帝乾脆開口道:“兩位愛卿不要爭了,直接逼著蠻子們分兵兩路,一路北征毛奴,另一路西征西域和極西之地!”
張惟賢和崔呈秀不吵了,但是張惟賢卻躬身道:“陛下,建奴滿打滿算不過幾十萬人,若想要逼得他們北征西征,估計要殺掉大部分才行。
如此一來,這兩路人馬各自還有多少?能戰之兵不過萬人,百姓不過十萬,實力大損之下?”
崇禎皇帝卻笑道:“那與我大明何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