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吟了半晌之後,崇禎皇帝才直接道:“少府軍器局,與工部將作監,兵部的兵工廠,內監的兵仗局,四者之間大量的業務重合,互相挖坑使絆子的情況也不在少數,該是解決的時候了。”
盧象升躬身道:“兵工廠原本就出自於將作監,兩者之間倒還好一些,隻是軍器局和兵仗局與兩者之間都互相看不順眼,平日裡也多有爭執,從搶人到搶軍府采購,各種烏煙瘴氣的事兒不在少數。
隻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現在想要解決這幾方的矛盾,隻怕也不是易事。”
盧象升還有一句話沒說,那就是這些破事兒還不是都是您人家作出來的!
原本大明負責生產軍械的就兩家,一個是將作監,另一個就是兵仗局,崇禎皇帝登基之後搞出來的少府自然不可能放過軍火這麼一大塊肥肉,拉起人馬就搞出來一個軍器局。
至於兵工廠則是剛剛從將作監那邊分離出去時間不長,雖然也存在爭搶軍府采購的情況,但是總的來說還算是好的,不像軍器局和兵仗局那樣兒完全不要麵皮。
除了這四家之外,就連蒸汽機車的生產也同樣如此,饕餮一般的少府完全不管什麼規則不規則的,拉起人就乾,皇家學院除了自己乾自己的,對於少府的事兒也是不聞不問,更是從側麵助長了少府的囂張氣焰。
還有戶部,已經無數次的狀告少府不講規矩——戶部整了個遠洋艦隊,少府也整了一個。
工部也是一樣——工部有船廠負責造船,少府同樣跑馬圈地,招募人手造船。
如果不是少府是屬於崇禎皇帝的私產,估計這幾個部門的大佬早就聯合起來把少府令給撕了。
現在想要解決這幾家之間的矛盾,估計還得慢慢的扯皮,就算是情況再怎麼理想,也得有個幾年的時間才能改善。
但是崇禎皇帝一點兒都不在意,哪怕明知道盧象升提出來的這些問題大部分都跟自己有關係。
有關係又能怎麼樣?就算你們知道這事兒跟朕有關係,你們有證據嗎?有發票嗎?
再者說了,想要解決問題還不簡單?後世的國資委和工信部是乾什麼?專門就是欺負那些國字頭的,比如鐵老大,比如三桶油,比如移不動和聯不通,哪個沒被欺負過。
大明是沒有國資委,也沒有工信部,但是大明有中極殿,還有內閣,更有至高無上的崇禎皇帝,想要拆分這幾家其實是很容易的事兒,就是後期磨合起來比較麻煩。
淡然一笑之後,崇禎皇帝才開口道:“朕現在想的不就是這個問題麼。這四者之間重合的地方太多,倒不如將這四者之間都精簡一下,把生產的業務獨立出去,另立一個部門。”
想了想,崇禎皇帝便接著道:“兵仗局且不去管它,以後他們的主要精力會放在刀劍盔甲等冷兵器的打造和生產上麵。
至於軍器局和將作監的軍械司,兩者都保留研發部分,將兩者原本的生產部分剝離出來後跟兵工廠合並,一分為二之後組成大明北方工業集團和大明南方工業集團,北方工業集團劃入兵部,,南方工業集團劃歸工部,那些亂七八糟的生產部門還有研發部門再由南、北方工業集團進行細分。”
盧象升和張之極完全就是一臉懵逼的表情——這跟脫了褲子放那啥有什麼區彆?原本隻有四家,現在這麼一搞就變成了六家!
當然,也不能說直接就變成了六家,剝離了生產部分之後,原本的軍器局等四家單位就成了研發部門,生產任務則變成了南、北方工業集團兩家來完成。
或者這麼搞唯一的好處就是有幾家研發的共同競爭,又有兩家搞生產的共同競爭,誰也沒辦法玩壟斷。
然而這麼搞的意義何在?整個大明還有誰敢違背皇帝陛下的意思搞壟斷?嫌自己九族活的太滋潤,想換個活法?
崇禎皇帝想的則是另外的事情。
自己活著的時候自然不在乎這些,誰敢跳直接就按死,但是永遠不能指望自己的子孫後代跟自己一樣頭鐵吧?
現在僅僅是搞出來南、北方工業集團競爭,以後還會有東方工業集團和西方工業集團要搞出來,大不了再弄一個直屬工業集團出來。
實際上,崇禎皇帝並不僅僅打算將這幾個部門拆分合並就算完事兒了,包括少府和將作監,還有工部和內廷的很多機構,都要進行拆分合並,以達到互相競爭的局麵。
當然,競爭是可以的,但是一切都必須控製在規則以內,再想跟以前一樣互相下絆子使陰招,那是絕對不允許的。
就好像是少府和兵仗局為了搶將作監的人和軍府訂單,什麼亂七八糟的手法沒用過,連拜托錦衣衛和東西廠幫忙的盤外招他們都敢用。
萬幸的是,這些家夥們再怎麼鬥也隻能是盤內鬥,沒辦法直接接觸到科恩等采購商的這些部門總體上來說還算老實,沒有互相拆台丟人到外麵去。
為了杜絕以後可能出現的這些情況,崇禎皇帝甚至於打算開始玩司法獨立。
登基二十幾年的時間都沒有搞司法獨立,原因在於人手。
大誥這東西在立國之時,幾乎是家家都有,崇禎皇帝登基之後大量印刷,現在也是家家都有。
然而有這玩意的意義在於,百姓可以拿著這東西當護身符進京告狀,可以無視路引的限製,地方官府也不得阻攔,僅此而已。
真指望百姓能理解大誥?
不僅沒辦法指望百姓們理解大誥,甚至於都沒辦法指望百姓敢持大誥進京告狀,地方上的律法基本上還是由縣衙的官吏、訴師們來解釋。
八字衙門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不是一句玩笑話,很多時候都是窮苦百姓吃虧,更可怕的是百姓吃虧後還認為是自己的錯!
ps:今天獻祭《我的父親是娛樂圈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