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玉翎跨上竹橋回眸,“賢妹請講。”
“姐姐為了寧公子而得罪軒轅沐風,你可知軒轅沐風乃是當朝君後的親侄女,難道你就不畏懼軒轅家族的滔天勢力嗎?”
“那麼賢妹在幫助千秋的時候,是否也有此顧慮?”風玉翎說著一把拉過天驕的手,“外間有賢妹種種傳聞,我也略知一二。”
“嗬嗬,小妹在鳳都的名聲可不好聽,姐姐莫不是後悔和小妹結交?”天驕笑著打趣兒。
風玉翎搖頭,“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更何況自古以訛傳訛,道聽途說者甚眾。我不管賢妹在世人眼中如何,在我眼中,賢妹是個足智多謀有膽量有擔當的女子。”
“多謝姐姐的誇獎,說實話,小妹受之有愧。”天驕不好意思地笑著。
風玉翎抬頭望著湛藍的天空,“賢妹,不如我也問你一個問題,你以為如今時局如何?”
“皇上聖明,天下太平……”
“哈哈哈哈,天下太平?那隻是表麵而已。”風玉翎輕笑,“我不敢指摘皇上的不是。不過縱觀朝野上下,朋黨勾結,腐敗成風,更有佞臣奸邪把持朝政。皇上鳳體違和,太女年幼勢孤,一旦遭風變故,天下必定大亂。”
“邱丞相身為首輔為官清廉,素有賢名,門下弟子三千,有她在朝堂一日,就不會任憑奸人當道。”
“那又如何?她到底隻是一介文臣,手無縛雞之力,三千弟子也就是三千書生,一旦兵戎相見,她們難道打算用手中的書簡去抵抗軒轅氏統帥的鐵蹄嗎?”
“姐姐的意思是軒轅家會造反?”天驕吃了一驚。
風玉翎口氣篤定,“前仁皇在位時外戚周氏橫行,仁皇膝下隻有一女,周氏進獻美人把持後宮,仁皇駕崩後周太後抱**文皇上殿垂簾聽政十載,天下隻知周姓而不知皇姓。後來文皇到了親政的年紀,周太後百般阻撓,最終釀成紫霄宮鴆毒案,文皇亦被周太後害死。儘管幾個月後,仁皇的妹妹,也就是成祖之女德宗帶兵衝進皇宮將周太後擒獲,周氏一族隨後也被滿門抄斬。但史書所記載當年曆曆慘劇,有誰敢斷言今後不會重演?軒轅氏如今之權勢,比當年周氏有過之而無不及。說句犯忌的話,快則三年,遲則五載,軒轅氏必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