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到秦氏的兄長秦振中了舉,這樣的局麵才算是有所改變。
秦振自幼聰慧,在讀書一事上極有天賦,後來又打動了一位極有名望的先生將之收入門下,再加上他自己又肯努力,考中舉人的時候才不過十九歲,可以說是前途無量了。
雖然中了秀才就已經算是有了功名,但隻有考中了舉人才有可能做官,秦振這一中舉,不僅秦振,就是整個秦家,其地位也是跟著往上躥了一大截的。
才十九歲就已經中了舉,而且鄉試的名次還極為靠前,可以預見的是,隻要秦振自己不懈怠,日後的會試十之七八都能得中進士,再退一步,同進士應該是不會有意外的。
這就意味著,秦家是真的要出一個做官的子弟了。
隻要秦振自己不是太糊塗,有秦家大筆的銀子在後麵撐著,秦振日後的前程怎麼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也正是看明白這一點,秦振自從中了舉之後,雖然不能說是炙手可熱,但想要與秦家結親的人家也變得多了起來。
這些人家看中的,其實就是秦振的潛力。
這其中,就有靖安伯府。
不過,衛明遠也沒有什麼適齡的姐妹,所以錢氏看中的是秦振的胞妹秦姝。
在錢氏看來,秦家有了秦振,這就已經意味著將來的秦家會變得興盛,而秦家既然能夠培養出一個秦振,想必還會培養出更多的入仕的秦家子弟。
秦家不缺銀子,秦家子弟為官還能經受得住金錢的考驗,比起彆家子弟隻怕還要多出幾分優勢來。
等到這幾個秦家子弟徹底的站穩了腳跟,那時候的秦家,可就不是現在的秦家所能夠比擬的了。
而靖安伯府的情況,京城有地位一些的人家都是看得心知肚明的,衛明遠想要娶一個門當戶對的貴女,那幾乎就是不可能的。
便是那等會拿了女兒去攀附權貴的人家,將女兒嫁進靖安伯府可是半點好處都撈不著,誰家的夫人能樂意讓自家閨女嫁進也就隻剩下一個名頭的靖安伯府呢?
在這樣的情況下,錢氏會放低自己的要求,也就不奇怪了。
而秦家,除了前途可期的秦振之外,最讓錢氏看重的是……
秦家有銀子,若是衛明遠能夠娶了前途可期的秦振的妹妹,陪嫁是絕對不會少的,對於如今已經開始拆東牆補西牆的靖安伯府來說,這就至關重要了。
所以,在錢氏的考慮之中,不管怎麼樣,若是能娶了秦姝,那對於衛明遠,對於整個靖安伯府,那都絕對是有好處的。
錢氏既然這樣盤算了,很快也就有了動作。
她先是讓人去打聽了秦振和秦姝的母親田氏的行蹤,得知田氏會帶著秦姝去大相國寺上香,便在同一日帶著衛明遠也去了大相國寺,與田氏和秦姝來了一出偶遇。
在錢氏的刻意交好之下,不知內情的田氏自然很容易的就對其有了好感。
再後來,這樣的偶遇又有了幾次之後,田氏與錢氏也就這樣熟悉了起來。
田氏那時候也沒想過錢氏是不是彆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