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薑珩似是一點也不奇怪會從景文帝的嘴裡聽到這樣的疑問,當即道:“聖上,若是往常,既然是西夷人主動求和,您就算是拒絕和親,那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這次……”
說到這裡,薑珩抿緊了唇,顯然是有些為難。
景文帝一看薑珩如此,立即就知道,這件事之中隻怕還另有隱情,追問道:“薑愛卿,這次如何?”
薑珩仔細思忖了一番:“回稟聖上,依著臣得到的消息,這次西夷之所以會主動求和,除了因為西夷拖了二十年之後已經拖不起了,還有另外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
景文帝靜靜等著薑珩的下文。
“西夷人信奉薩滿,如遇大事向來有向薩滿問吉凶的習慣,這次決定求和之前,西夷的可汗曾就這件事谘詢過王室供奉的大薩滿,大薩滿那裡的指示是,這次求和的同時若是能達成和親便是最大的吉兆,若是不行……”薑珩頓了頓,“按著西夷人對於大薩滿的信任,若是和親之事不能談成,臣隻怕,議和之事還會再生波瀾……”
景文帝緊緊皺起了眉頭。
議和一事,不僅對於西夷來說極為重要,對於景朝,同樣是極為重要的。
西夷人打了這二十來年拖不起了,景朝也同樣是如此,甚至,景朝承受的壓力還要更大。
這些年來,因為有薑珩的存在,景朝在邊關的戰事之中雖然占據了優勢,甚至還將西夷人牢牢的擋在了邊境之外,沒叫任何一個西夷人踏進景朝的範圍半步,但西夷人就像是餓極了的狼一樣,二十來年一直都緊緊咬著景朝不放。
而這一場場的戰事,就像是一張巨獸的嘴一樣,源源不斷的吞噬著景朝國庫裡的銀子,若不是景朝有一位手段厲害的戶部尚書,隻怕國庫裡的銀子早就全填到邊關的戰事裡去了。
就算是這樣,如今國庫裡的銀子也是少得可憐,景文帝這些年來最希望的就是景朝各地都能夠風調雨順,不要發生什麼大的災禍。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願望,一來是景文帝作為一國之君,自然希望自己的國家能夠長治久安,但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國庫裡根本就沒有足夠的銀子來應付一場大的災禍了。
好在,也不知道是不是景文帝的祈願生了效,這些年景朝雖然小的災禍時常會有,但大的天災卻從來沒有發生過,如此才讓國庫一直撐到了現在。
若是戰事再持續下去……
景文帝隻怕都要琢磨起要去哪裡找銀子來填窟窿了。
在這個時候,西夷主動求和,對景文帝,對整個景朝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可和親……
這也確實不是景文帝所願。
若西夷送過來的和親公主是個安分的倒也還好,後宮也不是養不起一個人,但若那個是個喜歡攪事的,就憑著她那特殊的身份,隻怕就能將後宮攪得風雨不斷。
景文帝前麵這幾十年從來不曾因為後宮之中而煩心,難不成如今都年過半百了,反而還要體會一下這般感覺?
這樣想著,景文帝的眉頭不由越擰越緊。
薑珩見狀,道:“聖上,西夷主動求和,對我朝亦是一件好事,兩國交戰多年,景朝百姓為此也提心吊膽了多年,若是能由此徹底平息戰事,於國於民,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