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玉當初中了進士之後,倒也考過庶吉士,隻不過沒中而已,後來會謀求外放,那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
畢竟,胡文玉自小就長在了京城,若不是無奈,他又怎麼會願意離開京城呢?
再說了,比起外放,自然是考庶吉士,進翰林院,成為天子近臣,這樣一步步的要更好一些。
要知道,景朝可是有著“非翰林不入內閣”這樣的潛規則的。
但凡是為官者,誰又能不憧憬著自己有朝一日入閣呢?
胡文玉當然也是這樣想的,隻不過他沒有考中庶吉士而已。
而在“非翰林不入內閣”這樣的潛規則之下,他仍殺出了一條血路來,讓景文帝中意他入閣,由此也是可以看得出來,景文帝對胡文玉有著怎樣的信任了。
胡文玉早在接到景文帝的傳召之時,就明白自己接下來會有怎樣的際遇了,因而這段時間雖然一直深居簡出的,但心裡那是真的美啊。
身為文臣,入閣拜相,那就是頂了天了,他如今以著四十幾歲的年紀就能達到,又怎麼能不美呢?
但有句話說得好啊,樂極生悲。
胡文玉正做著自己進入內閣,從此風光無限的美夢呢,他的家裡就生了事。
胡家在胡文玉這一代,也就隻剩下了他這麼一根獨苗,所以當初胡文玉謀了去浙江外放的缺時,他的父母才會毅然跟著他一起遠走浙江。
如今胡文玉回了京城,自然也會將他的父母一起帶回來了。
不管是什麼人,都有“落葉歸根”這樣的講究,胡文玉的父母如今年紀都大了,對於能回到京城,自然也是極為高興的。
胡文玉今年四十有六,他家中老父卻已經六十九,眼瞅著就要過七十大壽了,原本胡文玉的老父身子骨一直極為硬朗,胡文玉一直以為自己的父親活著過八十大壽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但這壽數之事,又豈是誰能夠說得準的。
也不知是不是在江南呆得久了,早已習慣了那裡的水土,胡文玉的父親回到京城之後,卻是有些水土不服了,才回了京城就生了一場病,一直纏綿病榻。
水土不服而已,這本也不是什麼大事,按說好好將養上幾日也就好了,因而胡文玉請了大夫過來診治之後,便也沒有太放在心上,隻是吩咐了下麵的人好生伺候著。
他本以為,下麵的人這樣好好伺候個幾日,他父親就能好起來了,卻沒想到,他父親不僅沒有見好,反而還病得越來越重。
到這時,胡文玉才慌了。
他是家中獨子,自幼就被父母疼愛嗬護著,對於家中父母自然也有著極為深厚的感情,更彆說他的父母為了他,還跟著他一起背景離鄉的在浙江呆了二十年,如今好不容易回了京城,胡文玉自然是希望他的父母身子骨都健健康康的,再享幾年的清福。
再則……
身為官員,不管官居幾品,父母去世了,那可都是要丁憂三年的。